生死时速!患者突发脾动脉瘤破裂,贵州医科大学附属白云医院介入科团队全力救治

来源:贵州健康报 时间:2024-08-08 浏览次数:

近日,贵州医科大学附属白云医院成功救治了一名罕见脾动脉瘤破裂患者。该患者入院时病情危急,已经出现休克,经过介入科团队等多学科的联合救治,最终成功进行了介入手术挽救了患者的生命。

据了解,患者一个小时前在家里突然出现腹痛,而且逐渐加重。家属考虑到患者一年前因“肝硬化失代偿期并胃底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在介入科住院治疗。发现患者情况不太好,便急忙把患者送到贵州医科大学附属白云医院介入科。

入院时患者面色苍白,神志萎靡,血压87/54mmHg,心率110次/分,病情危急,不能耽搁!周政副主任医师立即通知沈雅平主任、宋丹护士长,一场就地抢救迅速开启:建立中心静脉通道,经过输血、补液等对症处理后,患者病情稍微平稳。沈雅平立即召集全科医生,对患者病情进行全方位的讨论,考虑患者有腹腔出血可能,立即行诊断性腹腔穿刺,抽出不凝血。为了进一步明确诊断,为患者进行腹部增强CT检查,提示:脾周积血,考虑脾动脉瘤破裂出血。

脾动脉瘤是内脏中最常见的动脉瘤,占腹腔内脏动脉瘤的50%以上,破裂出血风险高,病情凶险,进展迅速,致死率高,随时有生命危险。隐匿的“地雷”已经发现,必须争分夺秒“排爆”。为挽救患者生命,凭借精湛的技术,沈雅平率领介入团队经过两小时的不懈努力,为患者实施脾动脉瘤栓塞术,成功“排雷”,不仅完美保住了脾脏,还有效解除了出血风险。术后患者恢复良好已顺利出院。

沈雅平分析,脾动脉瘤破裂前多无明显症状,偶有左上腹部不适感,一旦出现明显左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等症状时说明已经出现明显先兆破裂症状。沈雅平强调,患者出现上腹部疼痛同时可能伴随血压低和休克症状,因而预防脾动脉瘤破裂应早期发现并及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此次成功救治,除了介入科病区沈雅平团队精湛的技术、先进的治疗理念和丰富的经验,更少不了医患携手和医务人员的辛苦付出,彰显了贵州医科大学附属白云医院医疗实力和多学科协作能力。

科普:

脾动脉瘤是内脏动脉中最常见的动脉瘤,占腹腔内脏动脉瘤的50%以上,它主要发生在脾动脉或其分支上,由于动脉壁局部薄弱或受到压力而逐渐扩张形成。虽然脾动脉瘤在一般人群中的发病率较低,但其潜在的风险性不容忽视,尤其是当动脉瘤体积增大或发生破裂时,可能导致严重的腹腔内出血,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对脾动脉瘤的早期识别、准确诊断及适时治疗至关重要。

脾动脉瘤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且多不典型。大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仅在体检或因其他原因进行影像学检查时偶然发现。然而,随着动脉瘤的增大或并发症的出现,患者可能出现以下症状:

左上腹疼痛:动脉瘤压迫周围组织或神经时可引起。

消化道症状:如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可能与动脉瘤对胃肠道的压迫有关。

腹腔内出血:动脉瘤破裂时可导致急性大出血,表现为突发的剧烈腹痛、低血压、休克等,是脾动脉瘤最严重的并发症。

治疗方法:

脾动脉瘤的治疗原则为个体化治疗,根据动脉瘤的大小、位置、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及是否存在症状等因素综合考虑。治疗方法主要包括:

1. 保守治疗:对于瘤体较小、无症状且增长缓慢的患者,可采取定期随访观察的策略。

2. 介入治疗:包括动脉瘤栓塞术和腔内隔绝术等,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是目前治疗脾动脉瘤的首选方法。

3. 手术治疗:对于瘤体巨大、有破裂风险或介入治疗失败的患者,需考虑手术切除。传统手术方式包括脾切除术及脾动脉重建术,但近年来随着介入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患者能够通过保留脾脏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

脾动脉瘤介入术后注意事项:

脾动脉瘤介入手术是一种微创治疗方法,通过导管技术在不切开腹腔的情况下对脾动脉瘤进行修复或栓塞,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然而,术后的正确护理与自我管理对于促进康复、预防并发症同样至关重要。

1、术后初期应以清淡、易消化、富含营养的食物为主,如稀饭、面条、蔬菜、水果等。避免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的摄入,减少胃肠道负担。同时,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促进新陈代谢。

2、术后应根据自身情况合理安排休息与活动时间,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熬夜或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充分的休息有助于身体机能的恢复和免疫力的提升。

3、患者应按照医生的要求定期进行复查,包括血液检查、影像学检查等。定期复查是评估手术效果、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问题的关键。

4、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与家人和朋友多沟通交流,分享自己的感受和需求。如有需要,可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学习有效的情绪管理方法。良好的心态有助于身体康复和疾病治疗。

5、对于高血压患者,术后应继续坚持降压治疗,按时服用降压药物,定期监测血压水平。同时,注意改善生活方式,如低盐饮食、适量运动等,以辅助控制血压。

总之,脾动脉瘤介入术后的注意事项涉及多个方面,需要患者及其家属的共同努力和配合。通过细致的护理和自我管理,可以最大限度地促进患者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结论:

脾动脉瘤作为一种相对罕见的血管疾病,其诊断和治疗需要临床医生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经验。通过早期的影像学筛查、准确的诊断评估以及个体化的治疗方案选择,可以有效避免脾动脉瘤的严重并发症,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介入手术在医学领域具有显著的优势,介入手术以其创伤小、恢复快、准确率高、并发症少、风险低、可重复性和费用相对低廉等优势,在医学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和认可。然而,任何手术都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局限性,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自身病情和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

(供稿:贵州医科大学附属白云医院)

编  辑:周 岩

二  审:文   叶

三  审:龙   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