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二医普外科主任曹刚带大家了解肝病的预防和治疗

来源:贵州健康报 时间:2024-07-28 浏览次数:

2024年7月28日是第14个“世界肝炎日”,今年的主题是“消除肝炎,积极行动”。肝脏是人体重要代谢和解毒器官,省二医“名医话健康”栏目今日邀请了普外科主任曹刚,跟大家盘点常见的伤肝行为,说说如何保护肝脏。

肝脏,是人体重要代谢和解毒器官,曹刚主任介绍,肝脏由于缺乏痛觉神经,“忍”是它一贯的行事作风,而肝炎是肝脏的炎症。包括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炎、NASH(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药物性肝炎。其中病毒性肝炎是所有肝炎中最常见的,又分为五种病毒性肝炎:甲型、乙型、戊型、丙型、丁型。

当出现下面这些症状,可能就是肝的“求救”信号:如食欲下降、厌油、黄疸;出现汗掌、蜘蛛痣;如果持续进展为肝硬化还会导致腹胀、双下肢水肿甚至出现呕血、便血等。

生活中如何远离肝病困扰呢?曹刚表示,病毒性肝炎、脂肪肝、酒精性肝病、药物性肝损伤,甚至有些肝癌,都与没有“管住嘴”有关。首先就要谨防“病从口入”。其次还要注重生活中的小细节。为此,有以下4个护肝建议:

1.饮酒要适度,切忌超量,最好可以尝试戒酒。

2.预防病毒感染,及时注射疫苗,切断乙肝的主要传染途径(包括血液传播、消化道传播),不吸毒,不共用注射器、刮胡刀等,注意饮食卫生,提倡分餐或使用公筷,避免交叉传播。

3.规律作息、适当运动、控制体重,避免长期食用高糖高脂的食物,保持合理营养与膳食均衡。

4.不滥用药物,定期体检,用药时严格按照医生规定的剂量服用。

说起各种肝病中,大家最怕什么病?很多人都要说是肝癌。而大家是否知道,肝炎与肝癌的发生密切相关。据研究表示,有高比例的原发性肝癌患者都有过肝炎、肝硬化和肝癌的经历,又被称为“肝癌三部曲”。因此,科学防治肝炎尤为重要。

如何觉察自己是肝癌高危人群?

1. 乙型肝炎病毒和(或)丙型肝炎病毒感染;

2. 过度饮酒;

3.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4. 肝硬化以及有肝癌家族史等人群,尤其是年龄>40岁的男性。

建议高危人群至少每隔6个月进行1次肝脏超声和血清甲胎蛋白(AFP)检查,通过肝癌早期筛查,做到应筛尽筛、应治早治。

最后,若一旦确诊肝癌了,怎么治疗?曹刚表示,肝癌治疗领域的特点是多学科参与、多种治疗方法共存,常见治疗方法包括肝切除术、肝移植术、消融治疗、TACE、 放射治疗、系统抗肿瘤治疗等多种手段,针对不同分期的肝癌患者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法可以使疗效最大化。


(供稿:贵州省第二人民医院)

编  辑:周 岩

二  审:马春晓

三  审:高学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