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柱:300余种侗药植株有了“身份证”
来源:贵州健康报 时间:2024-07-10 浏览次数:
7月9日,天柱县中医院在该院康复二病区举行“插牌赋码”仪式,为该院侗医药保护基地内的侗药植株插上标识牌。自此,该侗医药保护基地内的310余种侗药植株拥有了“身份证”。


当天,天柱县中医院的工作人员以及天柱县民族医药学会成员为基地内的侗药植株插上标识牌。标识牌上有侗药名称、别名、基源和功效等信息,如果想了解更多,还可以用手机微信扫一扫标识牌上的二维码,二维码上详细记录了药物植株的来源、原植物特征、生境与分布、民族用药经验等“身份信息”。


现场可以看到,饱饭花、接骨茶、开喉箭等各种药材在阳光的照耀下生机勃勃,而它们旁边的标识牌则成为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在天柱,侗族医药文化源远流长,蕴含着丰富的传统医疗智慧和文化传承,但侗族医药理论并未被全面系统记载,基本上靠世世代代口传心授。近年来,天柱县中医院一直致力挖掘和传承保护侗医药工作,建立起集公益性传承保护、科研、科普、教育、研学、观赏等多功能为一体的侗医药保护基地。目前,该基地一共种植了近3亩的侗药植株,有310多个品种。

“为了给普通民众提供一个学习和认识中医药的机会,让他们前来参观的时候,更加全面、直观地了解侗医药,所以我们就为这些侗药植株插上了标识牌。同时,这也便于专业人士的研究和管理。”天柱县中医院院长张平介绍说。

(本报通讯员 伍丽 杨德志 吴常垚)
编 辑:周 岩
二 审:马春晓
三 审:高学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