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癌肝转移等于“没救了”?贵州医科大学附属白云医院肝胆外科另辟蹊径, 让绝望的患者重获新生!

来源:贵州健康报 时间:2024-07-09 浏览次数:

肝脏是结直肠癌血行转移最主要的靶器官,结直肠癌肝转移是结直肠癌治疗的重点和难点之一。不少人认为肿瘤已经肝转移,就等于“没救了”。近期,贵州医科大学附属白云医院副院长、肝胆外科学科带头人潘耀振教授带领团队,结合国家相关诊治指南,另辟蹊径,突破瓶颈,硬是闯出了一条希望之路,让绝望的患者重获新生。

雪上加霜:老人不幸患癌,并出现肝转移

75岁的邱老先生一年前因肠梗阻行急诊外科手术,术后诊断为乙状结肠癌,家属考虑到患者年龄较大,未进行后续的治疗。近来,患者出现腹部疼痛,家属焦急万分,于是就诊于贵州医科大学附属白云医院,经过一系列检查后明确诊断为乙状结肠癌术后肝转移。

          绝境转机:专家携手为老人“趟”新路

一般认为,当患者出现肝转移瘤说明患者已经进入癌症晚期,很大概率无法根治。

肝胆外科接诊患者后,潘耀振教授及高光剑副主任仔细阅片后发现,患者肝脏上转移肿瘤如鹅蛋大小,位于左肝,庆幸的是其余肝脏上没有发现其他的转移病灶,可进行手术切除。然而患者年龄大,一般情况差,麻醉风险极高,且腹部行多次手术,腹腔粘连严重,为了确保手术成功,潘耀振教授邀请麻醉科、心内科、呼吸内科、ICU进行多学科联合诊疗(MDT),评估手术风险,在多学科讨论后,潘耀振教授决定采取高难度的腹腔镜左肝肿瘤切除术,以实现对患者最小的组织创伤,最小的术后疼痛,最快的术后恢复。术中发现腹腔粘连致密,手术难度非常大,历时3小时,终于成功完成手术。

            团队合力:环环相扣,层层突围

病人的成功手术,离不开多学科团队的通力协作。围手术期,肝胆外科采用加速康复外科(ERAS)快速康复管理方案,术前准备阶段:术前宣教、营养的筛查、禁食及口服碳水化合物、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预防性抗血栓治疗。呼吸系统管理及并发症防治:术前肺功能评估、肺康复锻炼。疼痛管理:建立由麻醉医师、外科医师、护理与药剂人员组成的术后急性疼痛管理团队,以提高术后疼痛治疗质量,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满意度,减少术后并发症,最大限度地减少手术创伤对患者的影响,促进患者的快速康复。

术后经过肝胆外科护理团队积极协助,患者恢复良好,顺利出院。

科普知识

如何有效避免发生结直肠癌肝转移?结直肠癌肝转移术后该如何保养?

1. 首先,必须要认清“无法避免”的事实,结直肠癌即使能够手术切除,也仅仅是完成了局部治疗,肿瘤是全身性疾病,所以术后规范的全身治疗也至关重要;

2.直肠癌肝转移术后宜进食易消化营养丰富的均衡饮食,如瘦肉、鱼类、新鲜蔬菜和水果等。饮食规律,平时注意饮食卫生,不吃生、冷、硬、煎炸、腌制的食物,禁烟忌酒,养成按时排便的良好习惯;

3.按照医生的指示做好术后的定期复查,包括血常规、大便常规、肿瘤标志物及腹部的CT、MRI等,通过指标的监测,可以及时了解到身体的病情变化;

4. 保证充足的睡眠及适当的运动,适当的运动可提高机体抵抗力;

5.进行自我心理调节,保持平和的心态,从而树立治疗疾病的信心。



(供稿:贵州医科大学附属白云医院

编  辑:周 岩

二  审:马春晓

三  审:高学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