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善举开出惠民之花——余庆县龙溪中心卫生院医疗基础建设项目成效凸显

来源:贵州健康报 时间:2024-07-08 浏览次数:

近日,78岁的梁老伯因感冒呼吸困难到余庆县龙溪中心卫生院住院治疗,高质量的供氧快速缓解了老人的症状,加快了治疗进程。家住龙溪镇小河村寨井组梁老伯患有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心衰,因感冒呼吸困难入院接受吸氧治疗次数不少,但老人对近期住院的感受最为深刻。


“去市里或县城住院治疗来回耽搁时间还不方便。赶上秋冬流感的时候,供氧设备有限只能上转。现在卫生院每个床位都能吸氧,病房地面都铺设了地胶,防止大家滑倒,太贴心了。”梁老伯感慨地说。


供氧设备的全覆盖以及病房环境的改善,得益于2023年7月省政协办公厅与省慈善总会共同设立的黔港澳同心慈善专项基金捐赠的100万元。这笔资金专项用于支持余庆县龙溪中心卫生院医疗基础设施的建设。


儿科通道铺设了地胶


爱心捐赠解医院发展难题


龙溪中心卫生院地处四县接合部的龙溪镇,与黄平县纸房乡、瓮安县松坪乡、石阡县河坝乡接壤,交通便捷,医疗业务范围覆盖余庆县构皮滩、大乌江、白泥及石阡县本庄、河坝,黄平县纸房,瓮安县松坪等乡镇,服务人口达8余万人。


走进龙溪中心卫生院,内科、儿科、妇科、口腔科等12个临床科室应开尽开,各个科室病房里,医护合作无间,患者就诊秩序井然。2022年,该院成为贵州省首批县域医疗次中心,在省级专项资金和县域医共体人、财、物的支持下,医院医疗设施设备得到改善,医疗服务能力显著提升。


然而,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和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疾病患病率的逐年上升,人们对于健康关注度提高,医院医疗服务及应急急救能力仍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一面是群众就医提出的迫切需求,一面是现有设施设备难以满足需要。如何破局?立足这一客观实际,该院抓住医疗次中心建设契机,坚持人才、服务、设施设备三驾马车齐头并进,着力解决服务范围内居民健康、医疗救治需求。


恰逢黔港澳同心慈善专项基金调研组到院调研,该院院长卢勇就医院业务发展、人才培养、新技术开展、重点专科建设等工作开展情况及存在的困难向调研组作汇报,迫切的医疗基础设施设备需求得到了调研组的重视。


口腔CT的引入填补了医院服务板块的空白


经过实地走访、入户调研等,黔港澳同心慈善专项基金决定捐赠资金支持该院进一步改善基础设施,并由省政协指派专人负责跟进项目实施情况,确保造福周边就医群众。


补齐短板惠及周边群众


这一利好项目解决了医院发展的梗阻问题。瞄准群众就医迫切需求,该院将资金用于医疗设备购置及基础设施两个方面。


立足医院每年因口腔疾病转诊病人多,氧疗、吸痰等治疗需求大,部分环境亟待改善的客观实际,该院添置了口腔CT,建立中心供氧及负压系统,改造制氧机房,贴心在急诊医学科、儿科病房及通道铺设地胶等,改善医疗服务环境,提升服务能力的同时,解决周边群众看病远、看病难问题,使其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县级诊疗服务,减轻群众就医负担。


家住余庆县大乌江镇红渡村的杨女士是医院添置口腔CT的受益者之一。6月13日,杨女士因左下后牙慢性疼痛一周到龙溪镇中心卫生院口腔科就诊,经口腔CT检查,发现右下阻生智齿,当日杨女士就在该院口腔科进行阻生牙拔除术,解决了食物嵌及牙疼的困扰。“不用去县城,在家门口就能解决我的牙疼问题,确实方便了很多。”杨女士说。


2023年11月,中心供氧及负压系统正式投入使用,变氧气瓶供氧为集中供氧,解决了就诊高峰病人吸氧需求量大的问题。当前,该院已实现150个床位吸氧端口全覆盖。“安装中心供氧及负压装置能满足多人同时吸氧病人的需求,提升医院应急急救能力,极大改善患者就医体验,就我们而言,也省去了来回搬动氧气瓶的困扰,极大降低了安全风险,一举多得。”该院一位护理工作者表示。


医师在为病患治疗


据统计,项目实施以来,该院累计接诊口腔疾病患者1559人次,同期增长38.9%,其中,口腔CT检查152人次,方便群众就近就医的同时补齐医院发展短板,进一步增强了县域医疗次中心的服务能力。“我们将充分发挥设施设备的效用,增强自身服务能力,辐射周边更多有需求的群众,让爱心在这方土地上扎根、浸润。”卢勇说。

(本报记者 文叶

编  辑:周 岩

二  审:马春晓

三  审:高学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