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因“疝”小而不为|警惕这个小儿高发病率的疾病
来源:贵州健康报 时间:2024-06-30 浏览次数:
暑假即将到来,开阳县中西医结合医院脾胃病科(普外科)收治的“疝气”宝宝数量逐渐增多,医生提醒,小儿疝气是一种高发病率的疾病,家长们不要因为“疝”小而忽视。
3岁的小男孩吕某,在父亲给他洗澡时无意间发现右侧腹股沟出现一核桃大小的包块;
1岁2个月的宝宝刘某每次哭闹右侧腹股沟会鼓出一个“包”,晚上睡觉消失;
10岁的小男孩吴某,每次上体育课活动时就会出现左侧腹股沟包块;
3岁的小女孩石某,同样是因为哭闹间家长无意发现双侧腹股沟包块,咳嗽、哭闹时更加明显;
........
开阳县中西医结合医院脾胃病科聂医生介绍,治疗小儿腹股沟疝我们一般采用非常成熟的腹腔镜微创治疗方式,其微创手术治疗具有切口较小、术后恢复较快,复发率低,以及人体损伤较小,住院时间短,且疼痛反应较轻等优势。特别是对于小朋友来说高清腔镜下的微创治疗,是现阶段精准可靠的手术,术程短、创伤小、能探查对侧,切口美观等。

科普时间
为什么暑假前来治疗小儿疝气的患者增多了呢?
暑假期间小朋友户外活动增多、跑跳增多,家长给孩子洗澡或者哭闹时很容易发现腹股沟区包块。同时暑假不会耽误孩子的学习时间,术后也可以进行充分的休息和恢复。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孩子疝气能不能自己好?可以等孩子大一点再治疗吗?

小儿疝气即小儿腹股沟疝,俗称“小肠气 ”,是小儿普通外科手术中最常见的疾病。在胚胎时期,腹股沟处有一“腹膜鞘状突”,可以帮助睾丸降入阴囊或子宫圆韧带的固定,有些小孩出生后,此鞘状突关闭不完全,导致腹腔内容物(比如:小肠、网膜等)进入此鞘状突,即成为疝气。常常因患儿哭闹、奔跳加上受凉等因素,表现为腹股沟或阴囊处有包块。小儿疝超过一岁,几乎没有自愈可能,建议尽早进行微创手术治疗。我国对≤14周岁的疝统称为小儿疝。手术时间短,损伤小,恢复快,术后基本无疤痕。

(供稿:开阳县中西医结合医院)
编 辑:周 岩
二 审:杜 明
三 审:龙 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