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平这家乡镇卫生院来了位博学的“中医师”
来源:贵州健康报 时间:2024-06-17 浏览次数:
“老人家,您是不是平时眼睛干、怕热?腰痛还比较频繁?”
“是啊,你咋知道?”
“刚刚脉诊仪诊断出来的,您是阴虚体质,肝经、肾经可能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的检查确定。”

6月5日上午,家住黄平县新州镇的龙老伯到新州镇中心卫生院进行65岁以上老年人体检,与其他地方不同,在体质辨别环节,该院引进了一位博学的中医师——脉诊仪。随着典雅的音乐声响起,仪器探测点对准老人的寸、关、尺采集数据,左右各自采集完成后,得出了以上脉诊结果。龙老伯大呼神奇,当即表示一定会按照推荐的8种养生方案改善自身身体状况。
脉诊是中医诊断学四诊之一,是一种特殊的诊疗方式。为龙老伯进行体质辨别的脉诊仪基于中医脉诊理论,通过传感器精准模拟中医切诊指法,采集分析脉象的位、数、形、势特征,最终智能分析出单脉与相兼脉类别并输出标准的脉象图,并进行诊断,继而提出调理建议。
近年来,黄平县新州镇中心卫生院不断探索提升基层诊疗服务能力,在县医共体总院的全面帮扶下,医疗服务水平得到大幅提升。立足老年人就诊需求增大实际,该院加大中医馆建设力度,着力发挥中医在康养方面的优势,引进脉诊仪正是该院发展壮大中医馆建设的有力举措。

一次偶然的机会,身为卫生院院长的杨秀庭得知了脉诊仪,在积极向县卫生健康部门领导汇报后,踏上了赴南京考察的路程,实地走访了器械生产厂家、实际使用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并于5月上旬引进了适合于老年人体检的脉诊仪。
“随着老年人越来越多,中医馆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但是就基层医疗机构而言,经验丰富的中医人才严重缺乏,年轻医师积累相对较少,引进脉诊仪一方面是出于服务群众的初心,另一方面则是为了尽快的帮助年轻中医师成长。”杨秀庭说。
当前距离仪器引进刚刚一个月,脉诊仪已为该镇400多名65岁以上老年人开展中医体质辨识体检,并为其提供养生方案,赢得了群众的高度认可。“中医体检前我们做了西医的体检,中医体检告知的病症和异常指标与西医是一致的,太神奇了,以后带父亲看病就看中医了。”陪同父亲前来体检的一位家属如是说。

不仅是对于患者而言大感神奇,从医13年的中医科医师吴永华。也直呼仪器的引进为他们的成长拓宽了空间。“以前觉得中医是只可以意会,不能言传,真正优秀的中医师至少要有10—20年的经验积累,但是借助脉诊仪,我们能通过自己把脉的情况和脉诊仪的诊断进行对照,很多时候都大有启发。”吴永华说。
下一步,该院将拓宽脉诊仪的使用面,探索仪器使用与科室特殊疗法相结合,让疾病治疗与预防同频推进,造福于更多的当地患者。
(本报记者 文叶)
编 辑:石 磊
二 审:文 叶
三 审:高学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