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阳:校院融合 医教协同 推进医学育人新模式————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与绥阳县“建制班” 合作教学工作总结会召开

来源:贵州健康报 时间:2024-06-05 浏览次数:

近日,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与绥阳县“建制班”合作教学工作总结会在绥阳县人民医院顺利召开。会议全面总结了校院“建制班”合作教学成果与典型经验,指出了实践中面临的挑战,明确了未来合作新方向,为“建制班”合作新模式持续高效推进、培育更多实用型医学人才奠定良好基础。

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党委书记俞松、副校长覃晓龙一行,绥阳县卫生健康局局长敖刚,绥阳县人民医院及绥阳县中医医院有关领导、教研室主任,带教老师及学生代表,建制班全体学生共80余人参加了会议。绥阳县人民医院院长况矣才主持会议。

会上,敖刚对遵义医专领导莅临绥阳表示欢迎,并积极评价了“建制班”培养模式的重要意义和突出作用,希望校院双方紧密合作、深入探索,为培养更多优秀医疗人才多作贡献。

县人民医院、县中医医院分管领导分别汇报了教学实践活动推进情况,总结了采取模拟诊疗、临床轮转、参与科研等方式提升学生实践技能和积累经验取得的成效,同时指出了在校院资源整合、教学管理方面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下步工作思路。

会议还对“建制班”优秀学生进行了表彰,优秀学生及优秀带教老师代表作了发言,县直两家医院领导就加强校院融合、推动医教协同作了发言,俞松作了总结发言,宣布了下阶段合作计划框架,期待双方合作再上新台阶。

会议指出,“建制班”培养模式是校院之间开展深度融合,遵循医学教育规律和医学人才成长规律,使医教协同,建立起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医疗卫生专业人才培养机制的一种新探索,是适应新时期医学生成才成长需求而产生的一项育人新制度,是学生培养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对强化学科专业建设,加强医学职业教育,落实早临床、早实践的学习制度,促进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实现院校之间临床教学资源、双师教学团队、教学科研成果的共建共享,为推进健康绥阳建设培养医疗卫生专业人才做出了积极贡献。

会议强调,自今年3月初分别在绥阳县人民医院及绥阳县中医医院开设首届临床及中药专业“建制班”以来,教学实践工作得到了两家医院的大力支持。承建医院充分做好带教准备。制定详细教学计划,选优配强带教老师,开展试讲及集体备课,确保带教工作高标准推进;积极改善教学及工作条件。县人民医院在教学方面新设立理论教室与技能教室,生活方面在学生宿舍添置热水器、洗衣机、饮水机等,交通方面协调县公交公司每天专车接送学生上下班。各项总计投入约10万元,为学生学习与生活提供了极大便利;加强学生管理。明确专职班主任,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与沟通,及时了解学习生活需求,掌握实习工作动态,确保学习与生活都得到妥善安排;注重带教过程。开设临床及中药专业多门实践课程,采取将实验课融入见习过程,增强学生运用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运用国家医学电子书包APP提升学习信息化管理水平,提高教学管理的效率与精准度。还邀请医院党政主要领导及纪委书记讲授形势与政策,受到学生好评;取得突出成效。在学校组织的期末考试中,绥阳县“建制班”取得了良好成绩。其中,县人民医院临床“建制班”取得了10门统考课程中7门平均分第一名的好成绩,体现了绥阳县“建制班”的突出教学成果。

会议强调,“建制班”是一种强调集体行动、增强团队合力的有效学习形式,对学生们积极借力挖潜、踏上加速成长旅程、掌握更多医学专业技能起到了催化作用。下步,校院之间将进一步精诚合作、共同努力,在医疗、教学、科研各方面展开全面协作,努力开创学校与医院共同发展、互惠共赢的美好局面,为培养更多卓越医疗人才携手前行。



(本报通讯员 王芝敏)

编  辑:石 磊

二  审:文 叶

三  审:赵 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