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井救援的奇迹背后:医护人员的坚守与付出

来源:贵州健康报 时间:2024-06-05 浏览次数:


近日,在绥阳县人民医院急诊科传出一段急救佳话。医院急救人员勇敢下井营救伤员,院内全科合力抢救一名心跳呼吸暂停多时的深井触电工人获得成功,书写了一段扣人心弦的急救故事,展现了医护人员不离不弃的救死扶伤精神及医院强大的急救实力。

2024年5月27日深夜,县内某工地一名工人在深井作业时不慎触电,瞬间进入昏迷状态,现场工友发现后,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同时尝试初步施救,但由于井深且环境复杂,有效救援难以展开,急救一度陷入被动,深井昏迷工人命悬一线。

接到急救电话后,县人民医院急诊科当班医生王颖和护士张燕救援小组紧急赶赴事发现场。到达后,见深井底一人倒地无动弹,有无生命体征不得而知。时间就是生命,险情就是命令。王颖和张燕毫不犹豫地决定下井营救。在分析地形后,两名医护人员在现场工友协助下跳入井中,对昏迷工友展开紧急救治。狭窄的井下空间,不仅威胁着医护人员自身的安全,更对急救带来严峻考验。但从医护人员坚毅果敢的眼神中,透露出“白衣战士”无畏与执着的威风。

经过初步检查,发现患者心跳呼吸已停止,情况极度危急。王颖、张燕立即利用随身携带的急救设备展开心肺复苏及除颤等紧急处理。同时,通知院内做好抢救准备。

到达医院后,患者仍无自主呼吸和心跳,情况更加危急。县人民医院急诊科举全科之力,全力以赴展开抢救。经评估分析,考虑患者因电击伤,心脏可能遭受严重损伤而出现心跳停止,当务之急是针对电击伤展开有效救治,快速恢复患者自主心跳和呼吸。面对全身湿透、满身淤泥的患者,医护人员不嫌弃、不放弃,协同推进心肺复苏、气管插管、电击除颤等抢救措施,多人轮流进行胸外心脏按压,进行多次电击除颤……,时间在一分一秒的流逝,医护人员额头的汗珠在慢慢的渗出,急诊室的空气变得越来越沉重,抢救人员的体力透支快达极限。

苍天不负有心人,竭力救治呈善果。经过一个多小时接连不断的抢救,心脏监护仪上突然出现了熟悉而久违的心电波,虽不规则,但有起伏,心脏收缩变化还是一目了然,自主心跳已然恢复,呼吸也同步恢复,患者性命算是抢回来了。在场医护人员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和难掩的激动,急诊室顿时沸腾起来,患者抢救回来的消息不径而飞。深夜的县人民医院笼罩在生命失而复得和巨大成功的喜悦当中。而就在此时,王颖和张燕也才发现,在跳井救人时,自己的双脚出现了划伤,伤口还在渗血,但这与救人一命相比微不足道,他们的脸上仍然显露出了胜利的笑容。生命体征恢复后,患者被转入重症监护室进行进一步的观察和治疗。

这是一场与死神赛跑的战斗,这是一场属于“白衣战士”的胜利。“这次成功的救援是团队合作的胜利,更是我们对生命的尊重和承诺。我们将继续提升紧急救援能力,为全县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保驾护航。” 急诊科负责人表示。的确,当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时,能够勇敢挺身而出,用生命守护生命的人当中,就有我们的“白衣战士”。疫情时期、灾难现场……,无数个场景都有“白衣”的风采。岁月静好的日子总有他们的贡献和功劳。

在这场与死神的较量中,县人民医院急诊科医护人员以他们的专业、勇气和仁心,书写了一曲生命的赞歌。这不仅是对个体生命的捍卫,也是应急救援体系高效运作的生动展现。未来,愿每一个生命都能得到最及时、最有效的守护。

(本报通讯员 王芝敏)

编  辑:石 磊

二  审:文 叶

三  审:赵 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