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护士节专题报道:陈兴宗——奋斗正青春
来源:贵州健康报 时间:2024-05-13 浏览次数:

开阳县人民医院急诊科护士长 陈兴宗
如果说医院是救死扶伤的战场,急诊科就是战场的前线,急诊医护团队就是时刻与死神赛跑的“生命卫士”。
——题记
在5.12护士节来临之际,开阳县人民医院评选出2024年优秀护士长3名,陈兴宗作为守护生命的急诊卫士,成为入选者之一。他是开阳县人民医院急诊医学科护士长、贵州省护理学会第十届理事会男护士联盟委员、贵州省护理学会第十一届理事会急诊护理专业委员会委员。
作为开阳县域唯一一所二级甲等综合医院的急诊医学科,在科室护士长陈兴宗的带领下,开阳县人民医院急诊科把急诊急救护理技术前移至救护车和社区、学校、企业,把PICC管道护理等技术后移至普通病房和患者家庭,践行急诊管理规范,联合120急救中心落实“科学调度、快速转运、及时救治、全程把控、精准管理”的救治模式,让急诊救治过程不再遗留“空白时间”,更好地为开阳人民群众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急救技术前移,生死边缘救生命
55岁的罗女士,因患重症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导致意识不清2个多小时,在家里突发呼吸骤停。家人紧急拨打120急救电话,医生到达即行心肺复苏,随即进入开阳县人民医院急诊科医学科抢救室,经抢救约5分钟后某女士恢复心跳。这一生命的奇迹,得益于罗女士家人1个月前曾参加过陈兴宗在南江社区主讲的心肺复苏急救社区培训。

据了解,自陈兴宗同志担任护士长以来,代表医院为医共体分院、县纪委、县公安、化工企业、学校、社区、街道等提供急救培训23场次。
“我们急诊医学科作为胸痛中心主战场,通过胸痛中心建设,规范了胸痛患者的救治,心肺复苏院前急救技术的普及,抢抓挽救生命黄金时间,对于提高院外呼吸心跳骤停存活率,挽救更多生命具有重要意义。”急诊医学科主任李薇说。
正是这样,陈兴宗护士长合力急诊医护团队力量,为命悬一线的罗女士上演“责任与速度”,点燃“心”希望。
生死时速时,奋斗正青春
2024年5月6日,陈兴宗接到120院前急救人员电话,称一心脏骤停患者高某即将到达医院。他一边通知医生,一边立即组织人员备好抢救药物,备好心肺复苏机、吸痰、监护、除颤等设备及气管插管及导尿用物,5分钟后患者到达急诊医学科并立即送入抢救室,陈兴宗立即为患者完成气管插管同时指导护理人员进行心肺复苏及其他急救措施,短短3分钟内迅速完成了气管插管、静脉给药、留置导尿操作技术,经初步抢救,患者生命体征出现恢复迹象,因急诊患者病情危重,病情不稳,患者随即出现了室颤,陈兴宗立即予多次电除颤并心肺复苏,经15分钟紧急救治,患者自主呼吸和心率恢复。看到患者转危为安,陈兴宗与急诊团队如同收获了世上最高的赞誉。

“急诊重症患者病情变化快,需要密切观察,及时处理各种突发状况。”陈兴宗向参与抢救的护理团队成员说道。
在急诊医学科,争分夺秒抢救病人的场景随时都在“上演”。抢救结束后,陈兴宗总是在第一时间组织讨论,总结经验教训,不放过每一次提升团队护理能力的机会。多年来,陈兴宗始终践行“厚德、仁术、求实、创新”的医院理念,在护理部的指导下,他积极带领急诊护理团队开展多项新技术、新业务,从气管插管、PICC导管维护、经外周中心静脉穿刺置管到洗胃患者胃管留置深度调整对洗胃效果的验证,陈兴宗和团队不断学习、创新,为科室培养了一支战斗力强、作风优良的护理队伍,为患者提供了高质量急诊护理服务。

2013年,陈兴宗从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毕业后先后到开阳县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儿科、内分泌科、护理部工作。表现优异的他,于2018年参加医院中层干部公开竞聘,当选急诊医学科护士长,从事急诊护理管理。
急诊患者疾病多样、病情复杂,护理难度大。“相比其他护理岗位,急诊医学科护士需要24小时为生命坚守,会付出更多,但这个岗位更能体现护理职业价值。”这是陈兴宗的执业感悟。
就这样,陈兴宗在急诊医学科一干就是5年。为了给急危重症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他利用业余时间刻苦钻研医疗护理知识,护理水平迅速提升。工作中积极与医生沟通、讨论治疗护理方案,关注患者个体需求。把学到的护理技能游刃有余服务于每一位急诊患者。
2015年,因学科建设及业务发展需要,医院选派年轻优秀护理骨干进修床旁血液净化治疗技术,在医院推荐下,陈兴宗随同院领导到西南医院重症监护室短期进修,回院后即熟练开展该技术并一直参与技术指导,为床旁血液净化治疗开展奠定了扎实的护理技术。
2019年,陈兴宗率先开展了规范化PICC导管维护换药,每年600余人次化疗患者在家门口享受到护理优质服务,解决了开阳县化疗患者每周往返省城换药花费的时间和精力,极大减轻了患者就医负担。
2022年,科室收治的一名肺癌晚期49岁患者,需要进行呼吸机辅助治疗。“我们需要随时观察患者的各种指标变化,及时处理仪器报警等问题,否则患者会有管道打折、痰液未及时排除导致窒息的风险。”陈兴宗说。由于担心患者病情严重出现病情变化护士不能及时发现处理,陈兴宗连续72小时驻点科室,随时指导护士开展护理工作。
每当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无论狂风暴雨,无论白天黑夜,陈兴宗总是第一时间参与救治工作。一年365天,一天24小时,他的手机始终为生命打开。烧伤、溺水、车祸、一氧化碳中毒.....面对生死的危急时刻,陈兴宗要做的是与时间赛跑,为患者争取最佳抢救时间。作为与病人生命健康打交道的岗位,他们的工作不能出现半点失误,而陈兴宗用他的认真严谨,做了最好的表率。

岁月见证了陈兴宗的成长。十年来,陈兴宗先后获得市级技能竞赛二等奖,县级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技能竞赛第三名,院级穿脱防护服技术、心肺复苏技术一等奖荣誉,2022年、2023年、2024年连续三年获得优秀护士长荣誉,2022年—2023连续两年获得年度考核优秀中层干部。
后记
急诊抢救室曾被喻为“死神的会客厅”。在这个距离生命最近的地方,陈兴宗与急诊团队经历了太多的生命无常、世事难料。但在责任和使命担当的情怀下,他带领着急诊护理团队,心怀着对生命的敬畏之情,一如既往的繁忙,一以贯之的坚守在急诊急救第一线,搏击在胸痛中心的主战场。以最美的青春年华,继续追求属于为生命守护的荣光。
(供稿:开阳县人民医院)
编 辑:周 岩
二 审:马春晓
三 审:龙 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