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黔协作•莞爱铜行】沿河人医 | 黎贺年:援医是责任是历练更是财富
来源:贵州健康报 时间:2024-04-28 浏览次数:

黎贺年:援医是责任是历练更是财富
1岁男孩意外落入粪坑,治疗后顺利康复。
2岁患儿误服降压药后在PICU治疗好转。
3岁儿童因“摔伤致意识障碍1+小时”,抢救后立即转入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ICU)治疗。
......
在东莞市帮扶专家、儿科副主任黎贺年的带领下,PICU医护人员日夜守护、精心监测治疗,切实保障儿童生命健康,为健康沿河贡献帮扶力量。
2022年,中央组织部充分发挥协调联络优势,依托东西部协作机制,积极争取各方支持,对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教育和医疗进行“组团式”帮扶。
2023年6月,东莞市第八人民医院儿童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黎贺年,作为第二批“组团式”帮扶专家,赴沿河县人民医院开启为期一年的健康帮扶旅程。
注重帮扶效果,锻造一支带不走的儿科团队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到沿河县人民医院后,黎贺年将儿科人才培养列为对口帮扶的重要任务,为了培养一支技术过硬、诊疗经验丰富、带不走的儿科医疗团队,黎贺年勇挑促进学科发展、推动人才梯队建设和落实医疗安全的重任,充分了解科室业务及学科发展瓶颈,结合当地儿童常见病、多发病情况,制定了详细的帮扶计划。

黎贺年介绍,在专业知识学习方面,有目标有计划地安排儿科各项理论及操作知识的授课,持续加强理论基础知识学习,提高科内医生对儿科常见病、少见病、危重病的诊治水平。
“根据临床情况,我每月安排一系列针对临床情况的理论与操作知识课程。同时也安排了科内副主任医师级别以下职称的医务人员每周进行一次《儿科学》的理论授课,以强化对儿科多发病和常见病的规范诊疗。充分激发科内医务人员的学习积极性和氛围。通过病历质控,针对性地指导病历书写,以提高病历书写质量。”黎贺年说。
除此之外,黎贺年采取“师带徒”方式,手把手的指导,放手不放眼,尽量创造机会让医生动手操作。旨在打造一支高技能的儿科队伍,为沿河PICU的病患提供优质服务。
“我比较注重培养医生的技能,特别是支气管镜检查和肺泡灌洗技术方面的熟练操作,儿童重症监护病房的镇静镇痛药物使用指征等等;全科医生经常反复操作练习,都能熟练掌握高流量辅助通气的临床应用;多名医生也已经掌握了腰椎穿刺术、气管插管术以及有创/无创呼吸机的使用技巧。”黎贺年说,现在儿科护理人员也在儿童鼻腔负压吸引置换术、儿童创新式肛管排气法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

“黎老师通过查房、教学查房、病历讨论及远程培训、会诊等教学活动,有效丰富我们的临床经验,开阔临床见识。”医院儿科医生周勇告诉记者,经过黎贺年老师的不懈努力,不仅开拓了儿科医生的临床思维,临床诊治能力得到全面提升,逐步实现儿科疾病规范化诊治。
“黎贺年是我交了拜师贴的‘第二任’师傅, 一直以来,他都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特别是PICU收治的每一例危重症患儿,都是他亲自组织抢救,获得了无数家长的肯定和赞扬,从他身上我们看到更多的是谦虚,无论在生活和工作中,他和我们相处都很融洽,不管在理论上和实践上,我们遇到的任何难点,他都耐心地讲解。”周勇说。
坚守生命接力,助力提升危重儿童救治能力
2023年8月的一天,一名1岁7个月男性患儿不慎跌入粪池5分钟左右,紧急送到PICU。入院当天患儿持续高热,精神反应差,双肺闻及湿性啰音,血气分析提示低氧血症,胸部CT提示吸入性肺炎。
“当时患儿的呼吸和意识均逐渐微弱,所有征象提示患儿溺粪后合并脓毒血症,情况非常紧急。”黎贺年说,收到患儿,自己立即指导PICU医护组织抢救,行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清除患儿肺部吸入的污物,减轻肺损伤。

入院第5天,患儿呼吸困难明显改善。“溺粪不同于一般的溺水,其情况更凶险,因为吸入物中含有大量的毒素和细菌,极易引发肺部剧烈的炎症反应,可继发多脏器功能衰竭,”黎贺年介绍,该患儿入院时CT检查显示吸入性肺炎症状明显,且呈进行性加重,病情较为危急。
沿河县人民医院儿科是省级重点建设专科,为进一步提升儿童危急重症救治能力,2022年,东莞市“长安组团”投入280万元帮扶资金,购置了22类47台PICU相关设备,选派儿科专业方向的医疗专家驻点帮扶,协作建设儿童重症监护室(PICU)。
“PICU是东莞援建的重点项目,2022年底投入使用,在我来之前,已有东莞的何智富医生在这里帮扶了一年,但这个科室还是一个年轻的科室,还需要不断提升科室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服务水平和管理水平。”黎贺年说,他到沿河是接棒的,目标就是接续把帮扶工作做好。
帮扶以来,黎贺年通过粤黔协作平台,多次邀请东莞市儿童医院PICU通过网络进行临床医护经验分享与案例讨论,分享他们在儿童重症救治中的宝贵经验和遇到具体案例的处理方案,通过粤黔协作平台,指导开展中医治疗小儿挑食治疗法,改善患儿食欲及营养吸收等问题。

截至2023年底,共开展7场次远程培训及病例讨论,通过双方讨论和交流,进一步加深了对儿童重症疾病的认识和理解,促进沿河人民医院PICU医疗水平的不断提升。
2023年冬,儿童呼吸道疾病高发时段,黎贺年积极引进新技术、新项目,开展高流量辅助通气技术,保证重症儿童的氧供,儿童重症监护病房镇静镇痛疗法,提高重症儿童的舒适性,营造了舒适治疗环境,诱导顺行性遗忘,有助于减轻病痛对患儿的身心影响。
“自2022年底投入使用以来,PICU已救治了200多名危重患儿,大大减少了患者转诊人次,发挥了重症优质资源的辐射作用,在黎老师的带领下,这个科室逐渐走向成熟。”周勇说。
发挥最大价值,倾力为沿河医疗事业多做点事
针对促进学科建设、优化科室设备,黎贺年做了相应升级规划,并完善了一些基础医疗设施器材,比如配齐喉镜叶片的型号、升级无创呼吸机的模块,提高高值设备的使用率。

光阴似箭,帮扶有痕。帮扶至今,黎贺年管床患者约2350余人,教学查房 20次,莞沿远程培训及病例讨论7场次,科室内专题讲座培训27次,科内急救演练3次;指导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手术/技能示教26次,指导开展儿科新技术4项,指导申请市级科研项目1项;院级培训授课1次,全县级村医医生培训授课6批次,共培训978人次,县级视频培训会议授课2次,优化诊疗流程3项,参与病历检查质控,下乡义诊活动7次。
手术带教、急救实操、质量管理、病案书写、宣教义诊……在沿河县人民医院,黎贺年将多年积累的实践经验倾囊相授,把临床新技术带到了沿河,通过培养本地医疗人才,不断提高诊疗水平,造福当地百姓。
继续加强专科理论、临床学习,规范及优化诊疗流程;继续以传帮带方式加强儿科技能操作指导及演示;继续促进新技术、新项目发展,培养医生创新精神,争取尽快开展“重症儿童镇静镇痛”新技术;指导顺利开展市级科研项目......虽然即将回东莞,黎贺年没有任何松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弘扬帮扶精神,为推动沿河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我希望在有限的时间里,继续促进新技术、新项目发展,培养医生创新精神,利用莞铜协作学习平台,结合临床需求规划好轮派医生到东部医院学习儿童重症知识及技能,派出专科护士学习CRRT技术及重症护理等,持续深化远程会诊、远程学习平台的应用。”黎贺年说。
一年来,黎贺年满腔热情投入医疗帮扶,本着“倾心服务患者”的精神,以精湛的诊疗技术和热情细致的服务态度为患者解决难题,赢得了医护和患者的信任,用实际行动践行帮扶初心使命,展现着新时代医务工作者的责任和担当。
“开展帮扶对我来说既是职责所在,同时也是一次难得的锻炼机会,从中提高了我的业务水平,增长了我的见识,更坚定了我的从医理想。”黎贺年说,一年的帮扶,是一次机遇,更是一份责任,是一次历练,更是一生的财富。
(来源: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人民医院)
编 辑:向 烨
二 审:毕 锋
三 审:赵 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