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江县人民医院急诊科:春季坚守“医”不停歇 朝夕救治“1+5”不断线

来源:贵州健康报 时间:2024-04-17 浏览次数:

急诊急救,一个永不熄灯、24小时都有人坚守的地方。在这里时刻见证着争分夺秒的“生死时速”、重生的笑容、绝望的哭泣上演,几乎所有情感都在此碰撞,纵有万千困难,但面对每一位患者,我们总能看到那群“急救人”坚定又温暖的身影。如果说医院是一个生与死较量的战场,那么急诊急救就是这个战场上最激烈的前沿阵地。医护人员抢救万千患者于危难之时,与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

麻江县人民医院“急救人”第一时间到达事故现场

麻江县人民医院“急救人”冒着风雪开展急诊急救

近期,随着天气变化,春季突发疾病进入高发期,到麻江县人民医院咨询和就诊的患者人数迅速增多,医院急诊科承受着巨大的挑战和压力。为确保患者及时有序就医,医院急诊科医务人员积极调整工作状态,巧施“1+5”急诊急救体系工作模式,即以急诊急救为核心,向前衔接院前急救体系,向后拓展院内急救能力的全链条全维度急救体系。其中,“1”代表以120院前医疗急救体系建设为一个中心,“5”代表院内建设的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中心、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五大中心”,打造“上车即入院”“一站式服务”的智慧急救模式,有效提升院前急救资源利用率与服务实效性,让老百姓真切感受到急救服务的高效与便利,全力做好春季急诊高峰应对工作。

院前诊疗提速 为生命救援赋能

急诊急救,观念上的改变显得尤为重要。麻江县人民医院急诊科全体医护人员一直秉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原则,将过去“病人等医生”模式转变为“医生等病人”模式,以智慧医院建设为载体,利用“1+5”急诊急救一体化平台打通原有的信息壁垒,在急救车上配置专用的急救信息采集设备,将患者的院前急救数据实时传输至院内,在进行院前急救时,可按病种一键呼叫对应专家进行远程会诊指导,并迅速启动绿色通道,最大程度节约急救时间,提高抢救质量,保障抢救黄金时间效果,增加病人生存率;同时,经过专门训练的急救医护人员通过移动终端及时建立院前急救电子病历,患者到达医院后可直接进入治疗状态,急救流程不仅提速、提质还提效,真正实现了“患者未到、信息先到、呼救即抢救、上车即入院”的目标。

院内急诊加码  为救治争分夺秒

急诊科作为医院接诊压力最大的科室,既要担负院前120急救任务,又要承担急诊、普诊患者的诊治工作。对于急诊科医务人员来说,分清患者病情的轻重缓急、实行分层分类救治,是保证有限的优质急救资源发挥最大效果、挽救更多危重急诊患者的重要一环。

急诊科不断优化危重症患者分级标准,制定相应制度措施,在落实“快而精”的分诊标准、优化护理服务的同时,安排护理人员对高峰期就诊患者进行引导,及时解决患者聚集现象,让患者的就诊流程更加简洁化、高效化,提高接诊救治水平,得到广大患者的一致好评与认可。目前,医院急诊科就诊的人数(特别是上班族、学生族)显著增长,患者的就医满意度明显提升。

同时,在实施“1+5”急诊急救体系工作模式中,为快速提升院内急诊综合救治能力,急诊科在院领导班子的带领下,着重从要素建设、布局优化、流程改进、团队建设和能力提升等方面下大力气,与院内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药剂科、导管室、呼吸科与危重症医学科、消化内科、神经外科、产科、妇科、儿科等核心科室组建了多学科联合诊治团队(multiple disciplinary team,MDT),有效提高院内急诊患者诊疗的准确性与有效性,让急诊患者获得更精准、更高效的诊疗服务。

此外,急诊科紧跟医院总体发展方向和急诊亚专科发展趋势,结合实际,明确定位,科学规划,逐步形成适合区域发展的院内急诊发展路径。

危急重症抢救阵地前移 为生命创造更多奇迹

近年来,随着急诊科就诊环境的升级改造,设施设备的不断更新,人员技能的不断强化,开展多学科合作,麻江县及时与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贵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南方医科大学第七附属医院等知名医院先进诊疗团队的不断交流,科室在院前急救、急性中毒、急性心肌梗死、多发伤、脑卒中、消化道出血等疑难危重患者救治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开展了床旁快速检测、急诊气道管理、血管穿刺、床旁超声、感染免疫等各种急危重症抢救技术;积极推进亚专科建设,与呼吸、内分泌、消化、心内科、神经外科、神经内科等临床科室和检验、放射科等辅助检查科室进行多学科交叉融合,科室急危重病例抢救能力明显提高,急危重症救治能力在区域名列前茅。

充分依托“1+5”急诊急救体系工作新模式,麻江县人民医院急诊科将急危重症抢救阵地前移,联合多学科救治危急重症患者,屡次使患者绝处逢生,频繁创造抢救奇迹。胸痛中心的急性ST抬高心梗患者入门至导丝通过时间:2022年平均71.98分钟,2023年平均71.02分钟,远低于标准90分钟;急性ST抬高心梗患者死亡率:2022年15%(2/13例),2023年7%(1/14例),远低于平均死亡率。卒中中心2023年度整体急性缺血性卒中溶栓率达21.1%,DNT分数达37,绿色通道创造最快抢救纪录,从入院到溶栓仅用了31分钟;创伤中心联合多学科成功救治全身60%烧伤的70多岁大爷和小腿大面积皮肤缺损、创伤严重的13岁小女孩;奋战15天治愈服用农药中毒的重症患者;成功为危险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止血。

麻江县人民医院MDT团队为危急重症患者做手术


(本报通讯员   欧清兰  舒均亮

编  辑:周 岩

二  审:杜 明

三  审:龙 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