榕江:两岁幼童误吞硬币 医生妙手解除危机

来源:贵州健康报 时间:2024-04-04 浏览次数:

“医生……医生……快来看看我孩子!”3月31日上午,年纪两岁的淘淘(化名)妈妈焦急万分地抱着淘淘冲到榕江县人民医院向消化内科医生求助。原来,在家长不注意的时候,淘淘将一枚1元硬币放在嘴里把玩,一不小心将硬币误吞入口中。

经过主治医师杨文智仔细诊察,确认硬币已经滑入淘淘的食管内。由于孩子年龄尚小,食管壁相对薄弱,而硬币的直径明显大于食管的幽门口,取出过程中极有可能造成食管壁的损伤,甚至引发食管穿孔。硬币的光滑表面也增加了抓取的难度,这对内镜医生的技术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杨文智表示,虽然大多数情况下硬币会自行排出,但仍有20-30%的几率会滞留在胃内数天,甚至一周之久。长时间滞留不仅可能导致胃黏膜损伤,还可能引发更严重的并发症。若硬币随着胃肠蠕动到小肠,很有可能在小肠嵌顿,导致肠梗阻、肠穿孔等可能。看着淘淘痛苦、恐惧的表情,加之担心错过治疗时机引起不必要的并发症,淘淘妈妈迫切希望尽快取出硬币。

鉴于淘淘年龄太小,无法配合普通的胃镜检查,杨文智与儿科副主任医师周俏滢(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帮扶专家)共同商讨后,决定采用无痛胃镜下异物取出术。这一方案能最大程度地减轻淘淘的痛苦,缩短取异物的时间,并提高取出的成功率。

经过完善的术前检查,手术迅速展开。杨文智熟练地操控胃镜,仅用5分钟就成功用异物钳取出了硬币。从淘淘就诊到异物取出,用时不到2小时,充分展现了榕江县人民医院多学科合作的优势。

术后,淘淘未感到任何不适,经过一天的恢复治疗观察,已顺利返回家中。

此事件也提醒广大家长,清明假期将至,假期期间,“神兽出关”,小孩子对周围事物充满好奇,家长应特别注意管理家中的小件物品,避免孩子接触硬币、扣子、珠子等可能误吞的物品。一旦发现孩子误食异物,应立即送往医院就诊,以免延误治疗时机。

(本报通讯员  赵志芳  李佐社稷  吴绍劭

编  辑:周 岩

二  审:杜 明

三  审:龙 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