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盘水市人民医院“从1到3”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来源:贵州健康报 时间:2024-04-03 浏览次数:

2023年4月28日,六盘水市第六人民医院(六盘水市人民医院肿瘤院区)正式开诊,填补了六盘水市及周边地区无肿瘤专科医院的历史空白。

2023年12月29日,六盘水市人民医院新院区(原六盘水市凉都人民医院)举行开诊试运行仪式,为该院创建省级区域医疗中心注入了强劲动力。

“两个院区相继交付使用,进一步提升了六盘水市人民医院医疗救治能力,也结束了六盘水市人民医院在地市级医院中就医环境靠后的历史。目前,肿瘤医院可以为患者提供80张床位,新院区可以为患者提供1500张床位。”谈及两个院区的硬件设施,作为项目建设负责人,六盘水市人民医院副院长张应会如数家珍。

据介绍,六盘水市肿瘤医院建设项目(一期工程)于2020年8月21日开工,目前已全部投入使用。六盘水市人民医院新院区建设项目于2022年3月1日复工,截至目前,总体进度完成97%,部分区域已交付投用,续建各项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中。

张应会在施工现场与工人沟通


据悉,六盘水市人民医院肿瘤院区配备了国际一线品牌直线加速器、后装机、大孔径CT、即将安装的SPET-CT等先进医疗设备,进一步提升医疗救治能力。在新院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中,也都紧紧围绕提升医疗质量这一核心目标进行设计施工,如给排水、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电气、医疗气体、医疗防护、景观、室外工程等项目都严格按照专业标准进行复工整改。

“在工程建设中,我们都一直坚持分包单位必须有实际案例已投入使用的原则。”张应会介绍,在六盘水市人民医院新院区进行静脉用药配置中心项目建设时,建设团队特地到分包单位建设的其它医院单位已投入使用的静脉用药配置中心进行实地考察,并经过需求科室、医院院感科、医院总设计等多方论证,才会确定施工单位与建设方案。

除了寻找最优质的施工单位外,根据社会发展及时变更施工方案也是建设过程中的一大挑战。

“建设新院区时,为提高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上级主管部门要求增加重症监护床位,我们把原计划设立的28张ICU床位增加到76张,虽然看起来只是一个数字的简单变换,但对我们来说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张应会介绍,为达到要求,建设团队反复调研,经过大家好几个通宵达旦的努力最终实现了目标。

张应会在施工现场与工人沟通


需多部门配合的医院新院区建设工程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在施工的过程中,每天都会面临新的挑战,需要不断地协调需求与供应关系,调动上百人的力量进行配合。面对运营好如此庞杂的系统,张应会的管理诀窍在于“将心比心”以及“担当实干”。

在项目建设的过程中,张应会喜欢寻找医院与施工单位实现双赢的点,将医院的优势与难处同施工单位推心置腹地沟通,与对方大部分时候都能找到情感共鸣,将心比心,进而凝心聚力推动工程进度。

同样面对施工单位提出的正当需求,张应会也会千方百计为他们解决难题。“为了工人正常施工,我吵架骂人的事没少干。”张应会笑称,简单纯粹的沟通方式有利于成本控制,但是实现控制的出发点都在于对得起组织和人民赋予的权力。

张应会在施工现场与工人沟通


“实实在在做事,干干净净做人。”是张应会为人处世一直坚持的原则,在两个院区项目的推进过程中,张应会始终重视团队的廉政警示教育,截至目前,其所带领的项目建设团队未发现任何人违反组织廉洁纪律。

六盘水市第六人民医院(六盘水市人民医院肿瘤院区)开诊


在项目建设期间,省、市党史学习教育巡回指导组多次莅临施工现场督促指导并对工作的推进给予充分肯定。对此,张应会表示,在各级党委的领导下,六盘水市人民医院基建团队将再接再厉积极发展新质生产力,因地制宜将医院黄土坡院区、新院区及肿瘤院区“从1到3”精细化、专业化建设好,将医院医疗救治能力的物质载体提质升级,为医院全面建设好“诊治疗效高、诊治水平高、运营效率高”省级区域医疗中心的目标添动力。

六盘水市人民医院新院区已投入使用


作为省人大代表张应会说,今年两会“新质生产力”的提出,为新时代新征程推进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和路径,也为六盘水市人民医院基础设施建设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六盘水市人民医院作为建设单位,在后续建设和运营中,将紧紧围绕切实办好民生实事的目标为老百姓谋福利,强化组织协调、加强沟通对接,切实科学运营管理,充分发展新质生产力,为缓解市级医疗资源紧缺、健康凉都建设、幸福六盘水建设作出市医贡献。

(来源:多彩贵州网)

编  辑:向 烨

二  审:毕 锋

三  审:赵 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