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腹泻又查不出问题,有可能被这个病盯上了,要早治!

来源:贵州健康报 时间:2024-04-03 浏览次数:

临床上有不少患者,长期被腹泻困扰,到了医院检查,也查不出有器质性问题,口服西药治疗后,症状还是会反反复复。这种现象一定要注意,可能你已经被肠易激综合征盯上了。近日,在贵州医科大学附属白云医院江苏省中医院名医堂消化科门诊,王先生就是较典型的病人。                                   

王先生长期腹泻,一天要拉6、7次,反复就诊多家医院,做了各种检查都没有问题,最后考虑为“肠易激综合征”,为此他长期服用药物治疗,但疗效欠佳,稍微吃点生冷、油腻的东西就加重,反复发作,有时正在上班开会,说拉就要拉,让他极为尴尬,苦不堪言。去年12月,王先生找到了在贵州医科大学附属白云医院坐诊的江苏省中医院消化内科中医专家,经专家把脉问诊,诊断为“泄泻”,证型脾胃虚寒,给予中药调治脾胃。经过一个月调理,腹泻的情况明显改善了,大便不再是水样,次数也有所减少,现在每天2-3次,为巩固疗效,近日又来到医院请江苏省中医院消化科专家开方调理。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病,以腹痛、腹胀或腹部不适为主要症状,排便后可改善,常伴排便习惯及大便性状改变,便秘和腹泻可交替出现,通过临床常规检查,没有内脏、器官异常的情况。该病患者以18~59岁中青年居多,女性的患病率略高于男性。;具有反复发作的倾向,常迁延难愈。

肠易激综合征的病因还未明确,目前普遍认为是心理因素、饮食因素、遗传因素、肠道感染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1. 心理因素:心理因素可造成胃肠道动力或感觉功能异常。

2. 饮食因素:大多数研究倾向于食物不耐受是主要危险因素。

3. 遗传因素:部分患者有家族性发病倾向。

4. 肠道感染:约10%的肠道感染会发展为肠易激综合征。

肠易激综合征属于中医“腹痛”“泄泻”“肠郁”“便秘”等证范畴,其病因不外情志所伤,饮食不节,六淫入侵,导致脾胃肠道功能失常而发病。脾胃虚弱、肝失疏泄,是肠易激综合征发病的重要环节。肝郁脾虚是导致肠易激综合征发生的重要病机,脾肾阳虚、虚实夹杂是导致这个疾病迁延难愈的关键因素。



江苏省中医院消化内科(脾胃病科)汇集了一大批中医消化名家,在中医药调治消化系统疾病方面久负盛名。近年来,先后在首批国医大师徐景藩教授、首批全国名中医单兆伟教授、刘沈林教授,高级专家曹蓓蓓教授、国家岐黄学者沈洪教授等一众著名专家的带领下,已发展成为全国中医系统唯一以脾胃病为主攻方向的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国家区域中医(专科)诊疗中心,在炎症性肠病(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期病变、肠易激综合征、反流性食管炎、功能性消化不良等功能性胃肠病的诊疗及科学研究方面形成了突出的优势。

江苏省中医院消化内科(脾胃病科)运用名医大家的临床经验,总结出针对肠易激综合征的根本疗法,采用温中散寒、健脾止泻方法,而不是单纯使用止泻药物,更好的调理胃肠功能,直达疾病的根源,治疗效果更佳。

专家指出,肠易激综合征的治疗,除了坚持中医中药的治疗,还应当适当运动,每周3-5次高负荷的体格锻炼或每周3-5次20-60min的身体锻炼,如跑步、有氧运动和骑自行车等。同时,提倡健康饮食,避免暴饮暴食,多喝水。家人和朋友要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关爱,让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避免心情过于紧张。




江苏省中医院驻贵州专家



徐  艺

师从于全国名中医刘沈林教授,国家中医临床优秀人才,中西医结合博士,中国中医科学研究院首届中医传承博士后,主任中医师,硕士生导师,江苏省中医院消化内科行政副主任。

擅长消化系统疾病如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食管反流性疾病、肠易激综合征、胰腺炎恢复期治疗,功能性便秘、炎症性肠病、脂肪肝、胆石症、消化道肿瘤等,并为消化病患者提供日常保健及心理咨询。




坐诊时间及预约挂号



坐诊时间:

4月9日(周二)上午


预约方式:

方法一:电话预约挂号

0851-82269999


方法二:扫码预约挂号

医院微信公众号

医院微信小程序


(来源:贵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编  辑:向 烨

二  审:毕 锋

三  审:赵 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