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江县人民医院:县乡胸痛救治无缝对接 争分夺秒救回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来源:贵州健康报 时间:2024-03-28 浏览次数:
3月25日12:25左右,61岁的蔡大伯因“胸部闷痛3小时”到谷硐中心卫生院就诊,接诊医生12:27完成首份心电图检查,并将心电图上传至麻江县人民医院胸痛中心微信群,麻江县人民医院院长、胸痛中心主任张月仁及时给出回复: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建议立即服用“心梗一包药”,并远程指导卫生院进行快速转诊,县医院急诊救治队伍快速响应出诊,做好对接,胸痛中心同时启动导管室,准备手术。

13:17患者抵达县医院并开展救治

13:18患者进入导管室抢救
急性心肌梗死是最危重、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其特点是发病急、进展快、病情重,严重者可在数分钟内发展为心跳呼吸骤停,尤其是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由于心脏的供应血管有急性血栓形成,导致相应的区域出现透壁性心肌梗死。这样的患者如果发病时间在12小时之内,需要尽快给予血管再通,否则容易造成心律失常、室壁瘤,甚至心脏破裂,导致患者猝死的风险。

患者术后心电图
13:17转运患者到达县医院,等候在急诊科门口的医护人员直接护送患者绕行急诊科及心内科(CCU)直达导管室。13:18急诊造影提示:三支血管严重病变,右冠远端完全闭塞。13:33导丝通过闭塞病变血管,术中患者出现再灌注心律失常,经球囊扩张,植入支架1枚后患者转危为安。在谷硐卫生院、县急诊科、心内科和介入导管室的共同努力下,患者从胸痛救治单元入门到出门时间(DIDO)仅用了13分钟,从入PCI医院大门到导丝通过时间(D-to-W)仅为16分钟,高效联动的救治不仅抢救了患者的生命,还为患者挽救了更多存活心肌,给患者带来了良好的预后。

县医院医护人员“双绕行”护送患者直达导管室

县医院医护人员全力救治患者
麻江县人民医院院长、胸痛中心主任张月仁表示,2020年县医院胸痛中心建设正式启动,成功建立了区域内联合救治体系及院内多学科协作体系。2021年3月14日成功通过中国胸痛中心总部现场核查专家的现场认证,并于2021年12月18日在苏州工业园区举行的中国心血管健康大会上获得“中国基层胸痛中心”授牌,成为黔东南州成功通过胸痛中心建设的第二家县级医院。自医院胸痛中心成立以来,收治胸痛患者3000余例。2023年县医院及时强化区域内联合救治体系,启动基层胸痛救治单元建设,目前已指导谷硐、宣威、杏山3家乡镇(街道)卫生院通过胸痛救治单元创建,经过一年的建设磨合,像谷硐中心卫生院胸痛救治单元这样的基层胸痛救治团队救治能力得到很大提升和强化,胸痛救治单元与胸痛中心的全天候协作救治体系更加完善,诊疗更加科学规范,最大限度地降低了胸痛患者的致死率和致残率,有力地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

此次,麻江县医院胸痛中心与谷硐卫生院胸痛单元上下联动,互相配合,不断优化胸痛救治流程,为急性胸痛患者赢得“黄金”抢救时间、打通生命的“高速公路”,最大限度缩短了患者的救治时间,提高了抢救成功率,保障了患者的生命安全,彰显了协同合作模式及绿色通道无缝衔接快速救治生命的优势。

支架术后

支架术前
( 本报通讯员 文荣霞 欧清兰)
编 辑:周 岩
二 审:杜 明
三 审:龙 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