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市中医院:“红花领航”聚合力 党建引领促发展

来源:贵州健康报 时间:2024-03-11 浏览次数:

突出党建引领把方向


构筑“红色堡垒”,推动融合发展。坚持党建引领,制定《医院“四大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医院“十四五”发展规划和二0三五年远景目标》等中长期发展规划,修订完善党委会、院长办公会议议事规则、“三重一大”决策制度、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制定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议事决策机制的意见》,进一步规范议事决策程序,推进党建与业务融合发展。


“一支一特”创品牌,支部建设提档升级。结合医疗服务和科室特色优势,对支部品牌内涵进行再提炼、再深化、再升级,打造出“药”有担当、“药”有特色、“镜益求精”“心生力量”等品牌。推出了“一月一义诊”、常态化8公里内免费送药上门等服务,把健康至上、生命至上融入到支部建设中。2023年,1个临床党支部荣获市级“攻坚堡垒”,2名党支部书记荣获省级“白衣先锋”。

强化学科建设提内涵


重点学科、重点专科建设取得新突破。康复科、肿瘤科与老年病科成功提名国家中医优势专科项目,肿瘤科申报为2023年省级中医药、民族医药重点学科建设单位,皮肤科验收成为省级重点专科,骨伤科、老年病科申报为省级中医优势专科,老年病科、ICU验收成为市级中医临床重点专科。


临床医技进一步提升。注重发挥中医药治未病独特优势,着力开展食疗药膳服务,贵州省首届“黔药膳”大赛中,医院荣获“十大药膳”奖、团体三等奖及最佳人气奖。探索开展新业务新技术,全年验收新技术、新项目58项。不断补充完善专科专病服务,成立“肺结节一体化管理中心”,独立设置泌尿外科,开设骨质疏松、减重、痛风等8个专病门诊。

优化人才结构强动力



大力实施人才强院战略,出台医院人才队伍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健全完善人才引进、培养、评价、流动、激励和服务机制,推进医院人才队伍规模和质量“双提升”。全力推进人才招引,成功签约高层次人才28人,高校引才、人博会引进25人,返聘高职称人员11人。全面强化人才内培,建立院领导联系高层次人才和院内自主培养人才工作制度,与吴光炯教授、史俍元博士建立医疗合作指导关系。2023年晋升正高职称12人、副高职称12人,自主培养硕士研究生5名、博士研究生1名,18名优秀中青年报名参加硕、博研究生学历提升考试,59位骨干外出进修学习。

完善便民举措暖民心


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提升服务水平,为群众提供更加优质、更加便捷、更加实惠的中医诊疗服务。大力开展中药服务,开展“一人一方”制作中药茶饮、中药糖果等业务,免费送药19564人次。新增中医内科夜间门诊及节假日门诊,调整门诊坐诊时间,方便群众就医。不断完善咨询服务,完成患者服务中心、博爱义工分队服务站建设,健全完善志愿者服务工作长效机制,配齐便民服务人员,为患者提供更加良好的服务体验。强化智慧医疗服务,推进远程医疗服务,全年为基层医疗单位进行远程会诊140例,完成互联网医院建设,实施“互联网+护理”服务,实现中医护理网上预约、上门服务。

深化交流合作促发展


丰富交流方式、深化友好合作,推进医院服务水平再提升。发挥中药制剂优势,开展多批次医院院内制剂生产,院内制剂推广到贵中医一附院、二附院等医院使用。促进优质资源下沉,组织基层卫生院中医馆医师60余人到医院开展中医适宜技术培训。促进业内学术交流,牵头成立贵州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疼痛专业委员会,承办中华中医药学会疼痛学分会第十三次学术年会、全国名中医学术及临床经验研修班、贵州省中医药系统第二届技能竞赛等国家、省、市学术交流10余次。


(来源:健康遵义)

编  辑:周     岩

二  审:龙昭汀

三  审:龙     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