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医科大学附属白云医院肝胆外科运用多手段、多维度解决手术后复发的肝外胆管结石或残余胆囊结石的手术难题
来源:贵州健康报 时间:2024-03-08 浏览次数:

患有肝外胆管结石的患者,临床上常出现腹痛、寒战、高热、皮肤和黏膜黄染等表现,长期胆管感染和胆汁淤积有可能并发胆汁淤积性肝硬化、胆管癌等疾病。在传统手术方式上,往往选择剖腹胆总管切开、胆道镜探查取石、T管引流术,虽说治疗效果良好,但是手术创伤大、术后恢复慢,住院费用高,而且出院后有T管脱落导致胆汁性腹膜炎、急性腹痛的风险。
近年来,随着腹腔镜技术、胆道镜、消化内镜技术的发展和逐渐成熟,肝外胆管结石的治疗出现了多种微创治疗方式的选择,各显神通。因此,患者可以享受到更多的“个性化”、“舒适化”治疗。然而,初次手术因各种原因导致而未完整切除的胆囊结石,术后便发展成为了残余胆囊结石,这部分患者仍有胆囊结石发作的腹痛症状,甚至更为频繁,而且长期的慢性炎症导致胆囊癌变的风险更高,由于做过手术,很多医院不愿意为了一个残余胆囊再次行手术治疗,其原因为术区解剖结构不清导致手术损伤周围正常组织的风险较高,这就对医生的微创手术技术有较高的要求,那就让大家看看,近期贵州医科大学附属白云医院肝胆外科是如何解决这两个难题的。
患者一:手术后复发的肝外胆管结石,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解决难题。
5年前何大伯的肝外胆管结石经历了微创手术、开腹手术后,他仍心有余悸,近来再次出现的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心里隐约感觉结石似乎又找上门了,遂就诊于当地医院,行相关检查证实了胆总管结石的诊断,当地医院考虑到何大伯上一次手术为剖腹手术,腹腔粘连肯定很严重,给他提出了再次做剖腹胆总管切开取石的建议,有了上一次的经历,何大伯内心十分抵触,经向身边朋友的多方打听,听说贵州医科大学附属白云医院肝胆外科在这方面有着丰富的治疗经验,便立即置身前往办理了住院,潘耀振副院长、高光剑副主任组织肝胆外科团队对患者的检查资料进行仔细研究,缜密的讨论分析后,认为胆总管结石较大,无法行ERCP术,故采用了腹腔镜联合胆道镜的“双镜”联合微创胆管切开取石手术,术中,小心分离广泛而致密的腹腔粘连,弄清楚解剖结构后,最终成功解决了患者的疾病,经过术后医护团队的精心护理,顺利出院。
患者二:腹腔镜技术成功解决前次手术未成功处理完的“残余”胆囊结石。
何先生7年前因为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而就医,当时因急性炎症、手术解剖结构不清楚、出血量较多,由微创手术中转为开腹手术,为减小手术创伤而最终采取了胆囊大部分切除的手术方式,术后的“残余”胆囊结石成为了何先生多年来的心病,经多方打听和介绍,便来到了贵州医科大学附属白云医院肝胆外科门诊,经过医生的耐心讲解和介绍科室的技术优势后,毅然选择办理了住院手续,潘耀振副院长、高光剑副主任组织团队进行了术前讨论,认为上次手术创伤较大,腹腔粘连势必比较严重,遂优选腹腔镜手术,备选剖腹手术的治疗方案,正如术前预测,患者腹腔大面积严重粘连,经过仔细解剖,最终寻找到残余胆囊,帮患者去除了“心病”,经治疗后很快便康复出院,患者对贵州医科大学附属白云医院肝胆外科团队的技术与服务表示高度的认可。

手术中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白云医院肝胆外科在潘耀振副院长的带领下,肝外胆管结石、胆囊结石的处理上已达到业内领先水平,不仅能在多种困难肝外胆管结石的处理上能完成微创手术,使这部分患者能够享受到与初治患者同样的微创治疗、快速恢复的“舒适化”体验,而且,肝胆外科团队还常规开展ERCP内镜取石服务,经身体的自然腔道就能解决肝外胆管结石的难题,体现了在该类问题处理上的“多手段、多维度”的处理能力。
“腔镜修成拿手技,取石治病少创伤”,肝胆外科团队以专业、精湛、优质的医疗服务,竭尽全力为此类患者解决难题,把治疗交给我,把健康还给你。
(供稿:贵州医科大学附属白云医院 周佳)
编 辑:石 磊
二 审:杜 明
三 审:龙 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