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健康三穗 共享健康生活
来源:贵州健康报 时间:2024-02-29 浏览次数:

近年来,三穗县牢固树立“大健康”新理念,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明确了建设“健康三穗”的总体目标。举全县之力紧紧围绕健康政策、环境、社会、服务、文化和组织管理等建设目标,群策群力、全面发力开展创建工作。2023年三穗县成功创建省级健康县。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推进网络。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相关县领导任副组长,各部门和乡镇(街道)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了影响健康评价专家委员会、健康教育专家队伍。制定出台《健康三穗行动实施方案》《三穗县创建健康县工作推进方案》等系列文件。认真开展基线调查,深入分析影响三穗县健康的主要因素并提出和落实干预措施。县委县政府领导多次督导调研和召开相关会议,及时解决重点难点问题,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负责、社会动员、全民参与”工作格局和建立了县、乡、村一体推进的组织网络。
二是强化宣传动员,营造良好创建氛围。建立了健康科普信息发布制度,加强对各类媒体健康科普信息的监管。各级各单位召开创建动员大会,在高铁站、高速路出口、公交站台、居民小区、村寨、单位、企业等广泛宣传健康素养66条、“三减三健”“四大基石”等健康知识。因地制宜打造健康步道、绿道、健康主题公园,在县电视台开办《健康三穗专栏》,定期传播健康知识和理念;利用窗口单位LED电子屏、门户网站、微信公众等新媒体,广泛动员参与健康县创建和传播健康促进理念,全面开展控烟、禁烟宣传。浓厚的创建氛围和全民参与的氛围已基本形成。
三是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创造良好健康环境。“十四五”以来,全县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完善城乡供水排水、供电、供气、道路、环卫等各项基础设施和环境美化建设。建成农村公厕227座,行政村覆盖率100%,全县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5.36%;建成垃圾压缩转运站12个,购置作业车20余辆、分类收集三轮车80余辆,建成垃圾收集点800个,全县生活垃圾实现了户投、村收、镇运、县处理“规范化”治理模式。招商引资,建成黔东南处理规模最大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黔东五县(三穗、镇远、岑巩、天柱、剑河)的生活垃圾处理和利用实现规范化;建成城乡污水处理厂9座,全县农村饮水工程普及率100%,水质合格率100%,全县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常年保持100%,水功能区水质全部达到Ⅲ类及以上标准。县城空气质量为优级,全县森林覆盖率68.45%,城乡环境进一步提质改善。
四是强化场所建设,建强健康保障体系。全面统筹推进机关、学校、医院、企业和家庭等各类健康细胞建设。截至目前,全县健康机关、学校、促进医院、企业和家庭达标率分别达到82.61%、93.75%、100%、33.3%、31%。强化医疗保障,从2021年来,城乡居民参保率均达100%,政策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均在70%以上。全县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目标人群覆盖、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目标人员覆盖、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保障覆盖率均为100%。制定出台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不断深化医养结合养老服务,2021年成功创建省级首批医养结合示范县,2023年成功创建“全国医养结合示范县”。建立了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困境儿童等特殊儿童群体实施康复和教育资助政策。托幼服务、学前教育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艾滋病等传染病得到全面控制,平安三穗工作扎实推进,社会治安持续向好,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幸福感进一步增强。
五是强化健康管理服务,提升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全县建有医疗卫生机构142个,其中二级甲等综合医院1家、三级中医医院1家、二级甲等妇幼保健院1家、卫生健康综合执法机构1个、疾病预防控制机构1个、乡级医疗机构10家、民营医院2家、村卫生室97个、个体诊所30个,全县有卫生人员1865人,乡村医生175人。基本医疗资源配置得到不断优化,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医疗卫生服务和保障能力不断提升。大力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成功创建全国中医药先进单位,深入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家庭医师签约服务,大力开展健康教育主题活动,三穗县居民健康素养水平逐年上升。
(供稿:三穗县卫生健康局 刘喆)
编 辑:石磊
二 审:杜明
三 审:龙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