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市卫生健康局:“五强化 五提升”推动县级医院高质量发展

来源:贵州健康报 时间:2024-01-31 浏览次数:

一、强化顶层设计,提升保障能力。毕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卫生健康事业,把抓好“就业、教育、医疗”作为保障民生的重点,推进实施医疗服务能力提升等九项攻坚行动,将实施人口健康“五个提升计划”作为人力资源开发的基础工作。汇聚部门强大合力,组织部门设立人才发展基金;编制部门深化编制备案制改革,建立编制“蓄水池”机制;人事部门深化薪酬制度改革,落实“两个允许”政策;医保部门深化医保支付方式、医疗服务价格调整等改革 ;科技部门设立联合科研基金,支持引进高层次人才。

二、强化基础建设,提升服务能力。全市整合资金,建成七星关区中医妇幼集团医院新院区等6个县级重点项目,新增床位1500余张;加快实施“千县工程”项目,75%的县级公立医院达到县级医疗服务能力推荐标准;加快推进县级医院提档升级,新增三级医院3家(县级2家);建成县域医疗次中心13个。建成院前急救调度信息系统,出台院前急救条例,提高一体化水平。开设夜间门诊,提供中医药免费送药服务等便民措施。

三、强化专科打造,提升救治能力。结合地方疾病谱变化制定专科建设规划。2023年,获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立项2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立项29个(其中县级医院15个)。大力推进县级医院“五大中心”建设,建成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8个、新生儿救治中心8个、胸痛中心7个、创伤中心7个、卒中中心6个。建成县级质控中心177个。年内开展新技术、新项目436项,三、四级手术占比45.85%,同比上升21.9%;微创手术占比13.4%,同比上升2.98%。75%的县级综合医院CMI值达1以上。

四、强化人才培养,提升发展能力。用好“黔医人才计划”“银龄计划”“医疗卫生援黔专家团”“组团式”帮扶等平台,引进博士7名、硕士141人、副高以上职称人才803名;引进专家31人担任院长、副院长,81人担任学科带头人。建立市级人才团队 8个。搭建“国医大师工作站”“骨干培育工程”工作室等育才平台,遴选100余名中青年骨干跟师学习。派出科室业务骨干352人进修学习,下派业务骨干50人担任乡镇卫生院业务院长,下派医务人员1910人开展驻点服务、巡回指导。

五、强化借力发展,提升内生动力。抢抓统一战线“地域+领域”组团帮扶、“东西部协作”等政策叠加优势,共有20个省内外三甲医院帮扶毕节市27个县级医院,派驻专家团队125人,帮助开展新技术、新项目105项,同比增长48%。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帮扶大方县人民医院,建成“县域院前急危重症救治一体化智慧中心”,实现院前、院内危急重症监测、预警、多学科会诊、救治有效衔接,全面提升县医院服务能力。

(来源:毕节市卫生健康局)

编  辑:向 烨

二  审:毕 锋

三  审:申 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