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小时生死时速,岑巩县人民医院成功救治一名多发伤患者转危为安!

来源:贵州健康报 时间:2024-01-29 浏览次数:

近日,岑巩县人民医院急诊科、普外科、眼耳鼻喉科、手术室等多学科通力协作,成功抢救了一位脾脏破裂昏迷的多发伤患者;经过院前、院中积极的抢救,目前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平稳,正在进一步康复治疗中。

铃声就是命令。日前,随着急诊科120电话铃声的响起,院前急救人员立即出诊赶赴水尾镇下坝村;抵达现场后,迅速进行抢救、评估病情,启动创伤预警,在紧急护送就诊途中与医院创伤救治团队进行沟通,通知院内人员做好抢救准备。

到达医院急诊科,结合相关辅助检查,经初步诊断,该患者为急性脾破裂、多处肋骨骨折、腹腔及盆腔伴有出血……。病情危重,紧急之下,医院立即启动严重创伤急救绿色通道,启动紧急输血流程并直达手术室开展手术。

“患者入院时已经出现了意识障碍合并休克的表现,面色苍白、皮肤湿冷,随时会有生命危险;即便当时转诊到上级医院,也很可能因失血过多致途中出现危险。”当日急诊科接诊医生韩有权介绍。

得知情况,手术室已提前做好充分准备,备齐药品及设备,在多学科医护团队紧密协作下,外一科团队为患者实施剖腹探查+脾切除术+自体脾移植术+腹腔灌洗引流术、耳鼻喉科行耳根断裂缝合术;术中探查腹腔约3000ml出血及血凝块,脾脏破裂诊断明确。术后,患者被送入重症医学科(ICU)进行更为细致严密的监护与治疗。

“术后的重症监护救治,我们给予患者最急需的生命支持,让患者平稳地度过危险期。术后、伤后时间点是严重多发伤的死亡高峰期。”ICU管床医生周让说,当时在进入重症医学科的24小时内我们不间断的精心看护,现病情各项指标平稳了已转至普外科病房进行后续的治疗。

绿色通道的开启,患者从入院确诊为脾脏破裂到手术结束仅用时2小时,多学科无缝衔接,再次体现了整个救治过程组织有力、流程顺畅、抢救迅速且用时短。2023年,岑巩县人民医院共救治创伤患者1200余人次,其中危急重症患者救治260余人次,为危重患者的生命保驾护航。

近年来,岑巩县人民医院全力推进胸痛、创伤、卒中、危重孕产妇和危重新生儿“五大急救中心”建设和“千县工程”综合能力提升项目建设;通过健全组织管理、优化救治流程、加强医疗质控管理等工作,扩大了急救的区域辐射面。随着医院急诊医学科、骨外科、神经外科、麻醉科、重症医学科等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MDT)的开展,2023年度“五大急救中心”分别救治创伤病患1164人,胸痛病患1027人,卒中病患517人,孕产妇2118人,新生儿465人,成功救治了大量急危重症患者,提高了重症患者抢救成功率,为广大群众提供及时、快捷、精准、高效的诊疗服务。

(通讯员:王大琴)

编  辑:向 烨

二  审:毕 锋

三  审:赵 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