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2小时!不开胸!省人民医院成功为百岁老人实施心脏手术

来源:贵州健康报 时间:2024-01-29 浏览次数:






不用开胸就能治疗主动脉瓣重度狭窄!近日,省人民医院成功为一名100岁老人实施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让老人“心门”得以重新运转,重焕“心”生。

魏爷爷今年100岁,多年来一直饱受心脏病折磨。2023年底,老人病情加重,再次胸闷、胸痛,同时伴有劳力性呼吸困难及下肢浮肿,便来到省人民医院综合科住院治疗。完善相关检查后,魏爷爷被诊断患有主动脉瓣重度狭窄并轻度反流,二尖瓣、三尖瓣中度反流,经药物治疗效果欠佳,经医院多学科专家会诊,决定采取介入治疗。

更让人揪心的是,老人冠状动脉开口低,介入治疗有急性冠脉闭塞高风险,并伴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贫血等疾病,每一项疾病都为老人的治疗增加了难度和风险。

考虑到老人的病情,省人民医院综合科将老人转到心内科进一步治疗。接诊后,医院心内科团队高度重视,为了尽快确定治疗方案,副院长吴强带队,与心内科主任杨龙、副主任谭洪文团队对老人进行全面细致地检查,召集多学科会诊,讨论治疗方案。

“老人合并基础疾病较多,同时高龄患者手术和麻醉的耐受性差,还合并有急性冠脉闭塞高风险,左冠开口高度仅6.7毫米,这些都大大增加了手术难度,风险很大。”谭洪文的话让魏爷爷家人犯了难,但又不忍心看着老人继续承受病痛的折磨。此时,魏爷爷却说:“这个病折磨了我这么多年,如今手术治疗有希望治好,我当然要手术。”魏爷爷毅然决然地选择了手术。

术前,心内科再次联合多学科反复对魏爷爷各项身体指针进行分析评估,同时综合考量了老人的病症、年龄、身体状况,一致认为,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创伤小、恢复快,是魏爷爷目前的最好治疗策略。

与家属充分沟通后,最终决定为魏爷爷实施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

为保证手术安全,心内科还邀请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内科彭勇教授到贵阳指导手术。

手术当日,谭洪文带领科室结构性心脏病学组成员在彭勇帮助下,在麻醉科、手术室、心外科及体外循环室等多学科协作下,顺利为魏爷爷完成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手术过程仅仅耗时2个小时。术后造影显示,瓣膜形态和植入深度理想,两侧冠脉显影良好,外周入路情况良好,魏爷爷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得到改善。

术后,魏爷爷在心内科病观察治疗了一周时间,各项身体体征达到出院标准。考虑到老人年龄大,又刚做完手术,家人便把老人转到医院综合科进一步进行康复治疗。

“针对高龄患者,相比传统开胸手术,经股动脉的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不需要体外循环不需要打开胸骨,几乎没有明显的失血,麻醉时间更短,创伤小、恢复快。”谭洪文说,此次成功为超高龄、高危患者实施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标志着医院院内结构心领域的救治能力迈入了全新阶段。这项突破性的医疗新技术,将造福省内更多患者。



延伸阅读
何为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


谭洪文介绍,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是,通过输送系统将人工辦膜送至主动脉瓣环的位置并释放、固定于主动脉瓣环,来代替患者发生病变的主动脉瓣。

据统计,大约33%的高龄、高危患者由于手术风险高未能接受外科手术,这部分患者预后极差,3年死亡率超过85%。随着老龄化进程加快,严重退行性主动脉瓣狭窄已成为影响人类寿命和社会健康的重要疾病。一旦患者出现症状后不及时治疗,将导致平均生存期较短,成为威胁老年人生命的严重疾病。

“而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作为一项新兴技术,具备创伤小、不需要输血、住院时间短、恢复快等优点,这给外科手术禁忌或者高危的患者带来了福音。”谭洪文说。

(本报记者 赵明艳)

编  辑:向 烨

二  审:毕 锋

三  审:申 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