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市一医肾内科再次成功完成一例透析所致假性动脉瘤修补术

来源:贵州健康报 时间:2024-01-19 浏览次数:

01

临床案例


患者男性,70岁,因“维持性血液透析2+年,左上肢搏动性包块形成1+月”入院。患者长期于当地医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1月前患者透析穿刺后肘部渗血肿胀疼痛,予压迫冰敷等处理,后青紫肿胀有所减轻,肘部内侧仍有包块,伴胀痛周围出现一搏动性包块,患者未系统治疗,逐渐出现麻木、刺痛等症状,查体左上肢可扪及搏动性、囊性包块,行超声检查示:见一团块状低回声信号,可压缩,可见多普勒血流信号,大小约5×4cm,考虑左上肢假性动脉瘤形成。为进一步治疗入住肾内科。

假性动脉瘤是动脉壁创伤以及感染等原因导致的血管局部破口、血液溢至血管外被周围组织纤维包裹形成的局限性搏动性瘤腔。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因多次穿刺形成的假性动脉瘤是指内瘘管中的静脉血管形成瘤样扩张。经过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肾内科陈松主任查看患者血管后给予超声引导下左上肢假性动脉瘤切除术及血管修补术。该例患者假性动脉瘤形成为透析穿刺中误穿动脉管壁,动脉壁部分损伤不愈合,肱动脉内血液通过其产生的局部破裂口往返于血管内外,导致受损动脉血管外的血液被周围纤维组织包裹而形成的搏动性、囊性血肿,无动脉血管壁的内中外膜结构,并非动脉真性扩张。文献报道其发生率为0.3%~8%。

02

什么是假性动脉瘤

假性动脉瘤是动脉壁创伤以及感染等原因导致的血管局部破口、血液溢至血管外被周围组织纤维包裹形成的局限性搏动性瘤腔。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因多次穿刺形成的假性动脉瘤是指内瘘管中的静脉血管形成瘤样扩张。

03

血液透析患者形成假性动脉瘤的原因

1、内瘘未完全成熟时过早使用,导致尚未增厚的血管壁发生过度扩张形成假性动脉瘤。

2、在内瘘管的同一侧或同一部位反复穿刺,使局部血管壁弹性受损,血管过度扩张形成假性动脉瘤。

3、穿刺时技术不熟练,穿透血管,导致血液外渗并形成包膜与血管相通。

04

假性动脉瘤如何治疗

假性动脉瘤的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肿块大小和是否伴有临床表现决定,主要分为保守治疗和非保守治疗,后者又可分为手术治疗、介入治疗、超声引导下治疗等。治疗方法各有利弊,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随着介入技术、导丝导管等材料科学的发展,介入治疗以其微创的特点成为治疗假性动脉瘤的一种重要手段,包括球囊阻断血流、弹簧栓栓塞、覆膜支架植人、血管缝合器闭合等,尤其对手术难以暴露的部位更有优势,但总体费用昂贵

超声引导下治疗较保守治疗具有恢复快、住院时间缩短、简单、经济、便捷等优点,适用于位置浅表的假性动脉瘤,但对于瘤体较大、瘤颈较宽的患者需慎重。结合患者入院时超声探查结果及患者经济情况,故该患者给予开放性切除术。

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肾内科、血液净化中心,全省最大规模透析中心,有着舒适的就医环境,世界先进水处理器及透析设备,一次性使用透析耗材,优质的医疗服务,配套设施齐全,布局合理。科室开展血液透析,血液透析滤过,血液灌流,单纯超滤,血浆置换,CRRT等血液净化技术以及腹膜透析、肾穿刺活检等。肾内科血管通路团队,根据每一位血透病人的情况,制定个体化血管通路,同时根据血透病人的个体通路问题,制定个体化的解决方案。全力帮助每一位患者是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肾内科团队不变的初衷。

交流热线


肾内科病房

0851-88302538

血透室(博爱路院区)

0851-88302541

血透室(龙洞堡院区)

0851-88575812

血管通路组

0851-88302539

门诊时间


博爱路院区(周一至周日)

上午8:00-12:00

下午14:00-17:30

龙洞堡院区(周一至周五)

上午8:30-12:00

下午14:00-17:00


(来源: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编  辑:向 烨

二  审:毕 锋

三  审:申 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