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水:探索“1+3+N”家庭医生团队服务新模式 推动医防协同“双融合”真正落地

来源:贵州健康报 时间:2023-12-25 浏览次数:

“真的是太感谢你们了,我的慢阻肺控制得好,现在人感觉轻松多了。”罗大爷不停地道谢。

家住习水县土城镇红卫村的罗大爷咳痰、气喘多年,一直未规范治疗,土城镇“1+3+N”家庭医生团队在当地开展集中筛查时,发现罗大爷患慢性阻塞性肺病,随后,县中医医院通过远程会诊为罗大爷制定了治疗方案,目前罗大爷病情控制良好,生活质量明显提高。“要不是卫生院开展集中筛查,我都不知道我得的是慢阻肺,多亏了他们!”

 

习水县人民医院家庭医生

深入二郎镇开展家医签约服务





探索建立家庭医生团队服务新机制



习水县200多个村庄散落在3128多平方公里的大山里,基层群众面临着看病难、看病远的难题,习水县卫生健康局党委为解决这一难题,积极探索创新,建立了“1+3+N”家庭医生团队服务新模式,即每个团队由1名县级专家牵头,3名包括乡镇临床医生、公卫医生、乡村医生团队人员参与,N名检验、放射、超声、心电、药学等辅助人员协同的服务团队,围绕“防、筛、管、治”各个环节,对全县重点人群提供坚实的健康保障。

 

习水县中医医院家庭医生

在土城镇开展筛查义诊





让村民告别“小病拖,大病挨”



“在农村,很多老人生病后没有出现严重的症状,嫌看病不方便,往往就会不管不顾,最终病入膏肓。”习水县卫生健康局党委书记、局长刘峰说:“这样大面积的筛查起到了让老人告别了‘小病拖,大病挨’,这也正是‘1+3+N’家庭医生团队存在的重要意义。”

在筛查完成后,对于识别发现的患者,在管的环节,习水又做到“四个及时”,即及时按高中低危及时分类定级,及时安排家庭医生签约,及时跟进干预管理,及时进行健康宣教,实现“管理一人一档、签约一患一医、治疗一病两方”,真正达到健康管理闭环。

据悉,2023年,由县级专家组成的义诊团队活动共开展44场,参与义诊受益群众8644人次。




基层救治能力水平全面提升



2023年7月9日凌晨,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破了习水县人民医院温水分院急诊科的宁静,一胸痛患者前来就诊,经心电图及相关检查,初步确诊为心肌梗塞,此时距离胸痛发作已过去了2小时。情况危急,当班医生迅速启动胸痛救治流程并邀请县人民医院专家远程会诊指导治疗。经过近1个小时的紧张治疗,患者胸痛症状逐渐缓解。

习水县人民医院温水分院副院长刘贵双介绍,今年以来,习水县人民医院温水分院以国家基层卫生综合试验区建设为契机,借助“1+3+N”家庭医生团队服务模式,积极对接县级专家现场指导,对医护人员进行技术培训,规范流程及制度建设,完善标识标牌、抢救流程及设备设施建设等,配备溶栓药物,有效提升了温水分院的整体救治能力。

“1+3+N”团队模式推动了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帮助基层诊治能力和服务水平大幅提升。针对致死致残率高的心脑血管疾病,省内外帮扶专家及县级专家多次下沉到镇村,从标识标牌、救治流程、设备设施、辅助检查、人员培训、制度职责、病历书写、健康教育、随访等方面进行现场指导。“1+3+N”家庭医生团队模式,让全县群众实现了有病“早预防、早诊断、早发现、早治疗”。

(来源:习水县卫生健康局 何进)

编  辑:向 烨

二  审:毕 锋

三  审:申 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