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市中医医院:更安全,有保障——MDT模式治疗消化道早癌

来源:贵州健康报 时间:2023-12-22 浏览次数:

癌症是人民群众健康的“头号杀手”,其中消化道癌症(食管癌、胃癌、结直肠癌)占到我国成人癌症发病和死亡总数的25%以上,已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根据国家癌症中心最新数据,我国每年消化道癌症新发病例103.7万例、死亡病例66.6万例,接近全球总数的一半。消化道早期癌症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延长消化道肿瘤患者生存期的关键,也是提高我国消化道肿瘤防治水平的关键。


随着内镜诊疗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消化道早癌得以在消化内镜下进行微创手术切除,达到早期根治的目的。但是,随之而来的问题是一些疑难的、复杂的消化道早癌患者以及术后病理出现特殊情况的患者该如何选择更合适自己的个性化治疗。这些患者往往反复周转于各个不同的科室,各科室医生给出的治疗意见往往不统一,让患者及家属焦虑困惑、不知如何是好。多学科诊疗(MDT)团队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


近日,毕节市中医医院脾胃病科遇到一例情况复杂患者。该患者于毕节市中医医院行肠镜检查提示升结肠LST-G-H(侧向发育型肿瘤,均匀颗粒型),大小约2.5x2.2cm,同时该患者的心脏情况不容乐观:心电图提示房颤并快速心室率;心脏彩超提示左右心房增大,左室壁运动幅度普遍减低,EF值仅为37%。


心血管病科会诊后考虑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急性失代偿型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房颤动。目前患者情况不宜进行肠镜检查,更别提手术治疗了,麻醉风险也极高,但患者家属迫切希望能通过肠镜微创手术治疗,鉴于患者病情的特殊性,需要多学科讨论才能确定最终治疗方案。


脾胃病科主任王旭东立即联系了心血管病科、麻醉科、重症监护室、病理科等科室临时组建消化道早癌MDT团队进行讨论,多学科、全方面研判患者综合病情,个体化地定制了治疗方案,最终决定在普通肠镜下为患者行ESD治疗(经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手术由脾胃病科副主任犹小乙操作,张梓婷护师配合,麻醉科陆阳海主任、重症监护室黄付杰主任及曾依龙副主任现场全程守护,备齐各种抢救器械及药品,一旦患者出现突发状况,可立即采取相应措施。在大家的共同努力及守护下,历经1个多小时手术结束完整剥离病灶并病理检查,护送患者安返病房。

 比起单学科诊疗,MDT模式能够制定出更优的治疗方案,提供学习交流机会,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诊疗效率。MDT模式下,跨学科协作更加制度化,时间、地点更固定,参与人员更稳定,参与度更是大大提升。这种模式已逐渐被更多医生及患者认可,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果。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脾胃病科将继续加强与相关科室的联系与配合,让更多的患者受益。


(来源:毕节市中医医院)


实习编辑:王瑾瑜

编  辑:向 烨

二  审:毕 锋

三  审:赵 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