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以疝小而不为——全腹腔镜下腹壁切口疝修补术(TES)的应用

来源:贵州健康报 时间:2023-12-13 浏览次数:

近日,贵阳市第二人民医院(金阳医院)胃肠外科成功完成一例腹腔镜下完全腹膜外切口疝修补术(totallyextraperitonealsublay,TES),该技术的开展标志着贵阳市第二人民医院腹壁疝外科领域在微创技术上的又一新突破。

患者女性,75岁,曾经做过下腹部手术,7年前发现手术的切口处在用力时会出现一个可复性包块,随着时间增加,在活动、咳嗽等导致腹内压增加的情况下该包块反复地突出和增大,并伴有胀痛不舒服,这种时候需要平躺卧床休息才能缓解,已经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为进一步治疗患者来到贵阳市第二人民医院胃肠外科就诊,诊断结果为腹壁疝。

在贵阳市第二人民医院胃肠外科主任朱应乾提出的“微创化、快速康复理念”的指导下,腹壁疝外科组的杨文主任医师、易启学主治医师、程云超医师针对该患者的病情及相关术前检查资料进行详细的讨论后,制定了“腹腔镜下完全腹膜外Sublay修补术(TES)”手术方案。 

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在麻醉科及手术室的密切配合下,手术顺利完成。术后半天,患者即可下床活动,手术当日肠道功能恢复,可进食流质食品,术后3天患者顺利出院,出院后患者恢复良好无任何不适症状。此次手术贵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采用了新的TES 技术,达到了腹壁疝微创修补的良好效果,明显减少了手术中的高值耗材费用,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知识科普  

传统开放腹壁切口疝修补术手术切口大,术后疼痛明显,切口并发症发生率高,肠粘连发生率高,难以满足目前患者对于创伤小、疼痛轻、快速恢复更高要求;常规腹腔镜下腹壁切口疝修补术(IPOM 手术)是目前主流手术方式,手术相对简单,但术中需要使用价格昂贵的防粘连补片及钉合器固定补片,且少数患者仍然有术后发生补片与肠管发生粘连的报道,两种手术方式住院治疗费用均在3万—4万之间。腹腔镜下完全腹膜外Sublay修补术(TES)为目前国际前沿技术,是针对上述两种术式的不足而产生的新术式。该术近年来在我国一线疝外科中心已率先开展,其技术的核心是在腹膜外和腹直肌后方游离出较大的间隙作为手术操作空间,在此空间内横断疝囊,修补腹壁及腹膜缺损,从而避免接触腹腔内脏,并将宽大的轻量大网孔补片覆盖在该间隙内,使得腹壁强度更高,复发率更低。具有更安全、花费更低、恢复更快、患者体验感更佳等特点。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贵阳市第二人民医院胃肠外科腹壁疝亚专业组目前开展的各类疝(小儿及成人腹股沟疝、复发性腹股沟疝、股疝、腹壁切口疝、脐疝、白线疝等)手术均已实现“微创化、快速康复”模式转变,90%的病例都在腹腔镜下完成。微创手术大幅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也减轻患者的疼痛及经济负担,赢得了众多患者的好评。相信在院领导及科主任的带领下,胃肠外科将会以更精湛的技术更好地服务于患者,为患者排忧解难。

(来源:贵阳市第二人民医院胃肠外科 杨文 易启学 宣传科 向艳红)

编  辑:向 烨

二  审:毕 锋

三  审:赵 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