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南州实施卫生健康大数据“聚通用”工程推进医疗卫生资源均质惠民
来源:贵州健康报 时间:2023-12-13 浏览次数:

一、平台系统统建,确保数据全面汇“聚”。一是州级统建卫生健康大数据平台。采取资源换资本、市场换建设的方式,由州医疗集团牵头,全面整合全员人口、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卫生健康服务资源等四项基础数据作为引资点,引进上海甲参科技有限公司全额投资建设黔南州卫生健康大数据平台,并研究开发个人健康管理、医生工作区、医院管理、行业监管、卫健行政服务事项一网办5项应用板块,建设州县公立医院和省外帮扶医院专家入驻的州域互联网医院,赋能全州医疗机构提升便民就医、优化诊疗、医院管理、行业监管能力。截至目前,州卫生健康大数据平台已覆盖38家二级以上公立医疗卫生机构、228家乡镇卫生院。二是医院普推信息系统。在严格执行省要求的三级医院按照“543”、二级医院按照“443”院内信息系统建设标准的基础上,采取“一院一方案”公开招商引资方式,引进以B端资源按比例承担医院院内信息化达标提级建设资金,实施二级以上公立医院“三位一体”信息系统建设,切实提升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院内信息化水平。目前,已整合资金5200余万元完成7家医疗机构院内信息系统提级达标建设;15家县级医疗机构正在启动院内信息系统提级达标建设或比选系统承建商;上海甲参科技有限公司免费建设的乡镇卫生院云HIS、云LIS、云PACS系统已完成73家系统安装,基层医疗机构信息化水平得到快速提升。三是上下联建诊疗体系。严格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完善州县两级远程诊断专家库,建立以远程影像诊断、远程心电诊断、远程超声诊断为核心的区域远程诊断中心,构建基层检查、上级诊断的一体化远程诊断体系,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检查检验设备的利用率和基层医技人员的服务能力。从可视化数字化分级诊疗系统、符合临床需求的上下联动医疗协同场景、临床医师主导的双向转诊协同机制、医防融合的急慢分治、州外优质医疗资源专家库、服务支撑体系、教学指导等方面着手,采取“区块链+远程会诊”技术,通过一体化设备“一键连接、逐级赋能”方式,联通省、州、县(市)、镇(乡)、村(社区)五级医疗机构临床应用,通过数字化手段推动上级优质专家资源实现线上下沉基层,以龙里县作为试点的数字化分级诊疗模式得到国家卫生健康委高度认可。截至目前,远程影像诊断中心可为31家乡镇卫生院出具影像诊断报告;远程心电诊断中心、远程超声诊断中心基本建成。

二、标准规则统一,推进数据纵横联“通”。一是规范数据汇聚标准。采取“按需定标、按标聚数、动态优化”原则,以州卫生健康大数据平台阶段应用开发为重点,制定出台《黔南州卫生健康数据规范集V1.0》,明确电子病历、影像文件和健康体检数据汇集标准,全面规范收集汇总患者基本信息、门诊、住院、体检、检查检验、影像等医疗业务数据。二是制定数据管理规则。制定出台《黔南州卫生健康数据管理规则》,明确州、县卫生健康局、州医疗集团、各级医疗机构和平台运营公司的安全责任,确保数据高效运行、安全稳定。对照《黔南州卫生健康数据规范集V1.0》要求,压实州内各级公立医疗机构数据接口改造、视图制作、数据采集和数据治理责任,切实解决各级医疗机构不同管理平台、不同信息系统、不同软件厂商、不同数据标准等数据孤岛问题,实现数据统一、规范管理。全州卫生健康数据在中国电信(黔南分公司)医疗卫生云专区三级等保条件下存储,且数据传输由中国电信和中国移动互为备用,专网专用、双线保障,有效防止患者个人、医院信息泄露。截至目前,已汇聚医疗数据1.23亿条,数据中心扩容到18台服务器,可支撑50亿数据量。三是打通数据联通壁垒。主动对标省医药监管平台接口标准改造州卫生健康大数据平台数据接口,纵向打通国家、省、州、县(市)、乡(镇)各级医疗卫生数据,并同步接入州政府数字中台(手机端接入贵人家园)实现部门数据横向联通。通过实施二级以上公立医院院内信息系统提级达标,实现公立医院院内HIS、LIS、PACS等10余个信息系统的内部联通。截至10月底,电子病历数据集、影像文件数据集、健康体检数据集等3大类52大项医疗数据已实现纵横联通,全州各级公立医疗机构已上传检查结果18万余条、检验结果31万余条,实现共享互认18269条。
三、资源管理统筹,实现数据共享应“用”。一是推动数据资源运用便民化。群众利用“黔南州互联网医院”微信小程序或公众号进入黔南州互联网医院,诊疗前可通过搜索了解医生擅长领域、坐诊信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医生和就近的医院,预约挂号,知晓就医程序。以就诊感冒为例,可从原来的2小时缩短至约十分钟,大大缩短了非就诊时间。诊疗中,患者可线上可咨询病情,医务人员可根据情况快速调用患者在全州38家县级以上公立医院164项检查检验数据,实现医学检查检验结果共享互认,避免同一项目重复检查,减少无效就诊次数。以磁共振检查为例,患者可选择在全州任何县级医院检查,无论什么原因转诊到州级其他医院,患者无需重复该项检查,接诊医院直接采纳或沿用原医院检查结果,节省就医费用1100余元。诊疗后可随时随地进行线上复诊或购药,有问题可及时向医院或医疗管理机构反馈,做到让“数据多跑路,患者少跑腿”。目前,州卫生健康大数据平台可查阅个人健康体检、检查报告、检验报告、门诊就诊等四项数据,共5000余万条。二是推动医院诊疗管理数字化。医生通过医生工作在线模块的预约挂号、远程诊疗等应用,知晓患者在门诊的预约挂号、病例打印、门诊缴退费等情况,对线上预约挂号的患者进行远程诊疗、线上了解患者检查情况、线上诊断出报告,能从线上更好地固定病源、链接患者,还可开展远程查房,极大地提升医生对病人的管理效率。同时,全州二级(县级)以上医院院长在医院动态管理模块的院长驾驶舱上,通过平台提供的院内门诊、住院、医院收支、学科发展等情况数据参考,进行科学决策和精细化管理,目前已实现对二级(县级)综合医院28项指标、二级(县级)中医医院34项指标、三级(州级)综合医院考核56个指标、三级(州级)中医医院67项指标精细化管理。三是推动行业监管决策高效化。州、县两级卫生健康、医保行业管理部门通过全州统一建设的州级监控中心和县市卫生健康数据交付中心医疗大屏,对全州及各自县(市)域内各级医疗卫生机构数据进行实时监控,对疾病谱、抗生素等处方药品使用、检查检查结果互认等数据进行监测和分析,为政府和行业决策提供数据支撑,提高监管决策能力。截至目前,卫生健康主管部门可对26项行业指标进行实时监管。
(来源:健康黔南)
编 辑:向 烨
二 审:毕 锋
三 审:申 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