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市卫生健康局:打好优化医疗服务组合拳 解决群众看病就医烦心事
来源:贵州健康报 时间:2023-12-07 浏览次数:
党中央历来高度重视基层和农村卫生工作,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召开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提出党的新时代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将“以基层为重点”放在首要位置。近年来,遵义市聚焦基层群众看病的堵点、难点、痛点,围绕群众就医过程的关键换届,打好优化医疗服务的组合拳,持续改善群众看病就医体验,提升群众健康获得感和满意度。
打好乡村医疗服务“优化拳”,
让群众看病“不再远”
遵义市农村地区外出人口较多,在家人员以老、幼、妇人群为主,出门看病有诸多不便,乡村两级医疗服务能力无法满足群众就近就医需求。为此,遵义市出台《全市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的指导意见(试行)》,着力提升乡村两级服务能力。一是打造县域医疗次中心。因地制宜选取基础条件相对较好、地理位置相对居中、服务能力相对较强的乡镇卫生院作为中心乡镇卫生院,辐射带动周边乡镇,成为县域片区医疗救治中心、医疗急救中心、人才培训中心、技术指导中心、公共卫生指导中心。争取省级财政资金和地方配套资金,从科室设置、人才队伍建设、医疗设备配置等方面予以优化。全市共规划布局52个县域医疗次中心,近两年争取到省级资金支持建设21个,其中已完成建设9个。从2022年建成投用的9个县域医疗次中心来看,与2021年相比,2023年1--8月,床位使用率同比提升4.01%,门急诊人次同比增长35.27%,住院人次同比增长31.13%,新项目和新技术运用增加108项,医疗业务总收入同比增长37.14%。二是探索乡镇卫生院分院(延伸点)服务模式。在部分覆盖人口多、人员相对集中、群众看病就医远的原小乡、原管理区等,建设乡镇卫生院分院(或延伸点),设置全科医疗科、药房、化验室、治疗室等必要科室,并根据实际情况增设中医科、心电图室、预防接种门诊等科室,提供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的门诊、住院诊疗综合服务及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全市现已建成习水县回龙镇周家村分院、余庆县大乌江镇凉风分院,凤冈县土溪镇官坝分院等47个乡镇卫生院分院(或延伸点),实现了全市所有县(市、区)全覆盖,真正做到了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等普通疾病基层首诊,畅通了边远地区群众就医的最后“一公里”,该经验获《健康报》刊登并推广。三是加大乡村医务人员实用技术培训力度。多渠道、分级分类开展业务培训,促进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提升。将村医轮训纳入市政府民生实事,利用两年时间分批组织全市村医到遵义医科大学培训基地开展为期7天的业务理论和实操技能轮训,累计培训5012人次,村医服务能力得到全面提升。组织各县(市、区)卫生健康局局长、县乡医疗机构负责人在习水县举办深化医改暨提升基层医疗服务培训班,现已完成6期312人次培训。依托中央资金国培项目,对基层卫生人员进行线上线下理论及实际操作培训,完成248名村医30天培训、30名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骨干人员120天培训。
打好就医服务流程“优化拳”,
让群众看病“更省心”
为方便群众办事,围绕“从患者最需要的地方做起,让患者最多跑一次”的服务宗旨,推出一系列改善诊疗流程的措施。一是设立“医院一站式服务中心”。各级公立医院将导医咨询、检查预约、便民处方、医保政策、慢特病办理、疾病证明、病历复印、退费、投诉等各类便民服务全部纳入,医务、医保、后勤等相关人员统一进驻,集中提供服务,实现一站办理,缩短时间提升效率改善体验,达到医患双赢的目的。全市共计42家医院设立了一站式服务中心。推进医院门诊“智慧药房”建设,实现处方系统与药房配药系统无缝对接,做到门诊取药“随到随取”,已有9家医院设立了智慧药房,有34家医院开展中药代煎及配送服务。二是丰富预约诊疗服务方式。全面开设手机APP、电话、网站等多样化预约挂号方式,建立统一预约号源池,供各种预约途径共享,缩短排队时间,大型医院现场挂号排队时间10 分钟以内。全市公立医院实现手机预约21家。为患者统筹安排各类检查,提供集中统一预约、诊间预约、分时段预约等服务,确保预约检查精确到半小时内。今年分时段预约检查占总检查量的80%以上。开通线上查询检验检查报告功能,有29家医院能通过微信公众号或APP查询检查报告。三是简化入院出院流程。成立出入院服务中心,统一办理入院各类事项,提供发票、住院清单、出院小结等自助打印服务,完善出院结算服务。全市26家医院设立了出入院服务中心。鼓励符合条件的医疗机构规范开展日间手术试点工作,缩短住院周期,降低住院费用。目前全市共有20家医院开展日间手术。四是畅通便民服务热线。遵义市开通了心理健康服务热线,从市精神专科医院选派具有心理治疗师或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的精神心理专业人员,经过专业培训考核后,在工作日8:30至17:00期间为市民提供心理卫生和精神健康电话咨询服务,已累计服务300余人次。今年11月初,开通了24小时妇女儿童咨询热线,安排妇女儿童医疗专家全天候为广大孕产妇、儿童、妇女提供医疗保健咨询服务,已服务100余人次。
打好检查诊断信息化“优化拳”,
让群众看病“更方便”
一是推动检验检查结果互认。搭建区域检验检查共享交换平台,积极推行检查报告电子化,提供网上查询、移动推送、短信提醒等服务,让信息多跑腿,群众少跑路。全市48家二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全部接入市检验检查共享交换平台,实现区域内医学检验检查结果互通共享,累计上传检验数据354.5万例、检查数据191.4万例,区域内共享调阅3172.7万次。二是建立医学影像数据中心。实施“云”上智慧影像大数据项目,建立医学影像数据中心,依托市级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和卫生专网支撑,将全市各医疗卫生机构DR/CR、CT、核磁等原始影像检查数据统一存储、统一管理、互联互通、共享调阅,支持远程影像诊断服务,进而实现云存储、云共享、云胶片和云诊断。推动开展AI辅助诊断,例如,新冠疫情期间,运用医学影像AI快速筛查肺部CT的肺结节病变,大幅提升了新冠肺炎的诊断效率。同时配套医保支持政策,将医学影像所有检查项目全部纳入医保报销支付目录,减轻群众看病负担。目前全市已有227家公立医疗机构接入医学影像数据中心,上传汇聚各类影像数据达1256.5万多例,累计向医疗机构及患者提供数字影像服务739.2万人次,日均服务量约9000人次。三是深化远程医疗服务。持续强化远程医疗服务运行和管理,着力提升远程医疗服务规范化管理和常态化运行水平。乡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实现远程医疗全覆盖,所有乡镇卫生院均可开展远程医疗服务。推进远程医疗向村级延伸,在8个县(区)、89个乡镇卫生院、89个村卫生室开展远程门诊试点工作。2022年开展远程会诊2634例、远程影像诊断220138例、远程心电诊断103718例。
(来源:遵义市卫生健康局)
编 辑:向 烨
二 审:毕 锋
三 审:赵 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