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流感小科普
来源:贵州健康报 时间:2023-11-30 浏览次数:
这边在夏秋闹得轰轰烈烈的肺炎支原体肺炎还没退场,那边流行性感冒(以下简称流感)又来凑热闹了。那什么是流感?它有什么特点?该怎么治疗?下面就家长关心的一些问题,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个呼吸道常见的感染性疾病。
流感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其特点是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症状明显。临床症状包括高热、乏力、咳嗽、喉咙疼痛、流涕、鼻塞、肌肉酸痛和头痛等。
一、流感和普通感冒的症状有相似之处,但流感的全身症状比普通感冒更重。感染流感病毒后通常会出现高热,发热时间也会比普通感冒更长,同时患儿常伴有肌肉酸痛、头痛、咽痛、疲劳等全身不适的症状。
二、流感患儿常常可追问出在家中或学校有接触过类似症状患者的情况。
儿童的发热程度通常高于成人,患乙型流感时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也较成人多见。其中需要注意的是,新生儿可仅表现为嗜睡、拒奶、呼吸暂停等。
如果怀疑孩子患上了流感,应尽早就诊。发病48h内进行抗病毒治疗可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缩短住院时间。
建议对有重症流感高危因素(如:小于5岁的儿童和有免疫功能抑制、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等基础疾病的患儿),如未接种疫苗或接种疫苗后尚未获得免疫力,在与流感患者接触后进行暴露后药物预防,建议不要迟于暴露后48h用药。
一、滥用抗生素: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抗生素对病毒是无效的。因此儿童在感染流感病毒后发热,使用抗生素是没有意义的,甚至可能加重孩子的病情。
二、能不能通过使用丙种球蛋白来预防流感。丙种球蛋白是一种人血浆制品,其主要成分是免疫球蛋白,在重症病毒感染时可增加患儿抵抗力。但对病毒感染并没有直接的预防效果。
一、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的主要手段之一,通过接种流感疫苗可以有效地减少患病风险。
二、流感病毒可通过飞沫、接触及气溶胶进行传播。因此,在流感流行季节,尽量避免带儿童到人群密集和空气不流通的场所,家里定时开窗通风,同时勤洗手,尤其是在与他人接触后及时洗手,避免接触口、鼻、眼等易感区域。
三、在天气晴朗、温度适宜时适当锻炼可以增强身体免疫力,促进身体的健康。
四、保证儿童充足的睡眠和丰富的营养有利于增加儿童的抵抗力。
(来源: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呼吸科副主任医师 周娟)
编 辑:向 烨
二 审:毕 锋
三 审:申 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