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婴儿肾积水!产检发现问题切记不可忽视

来源:贵州健康报 时间:2023-11-30 浏览次数:

随着产前超声检查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普及,许多胎儿会在产检时发现集合系统分离,就是指胎儿肾盂扩张,肾脏轻度积水。由于这种情况在产前很常见,部分患儿在出生后通过正常排尿其集合系统分离的情况会自然消退,所以家长常常会忽略这个问题。

近日,贵阳市妇幼保健院儿童泌尿外科就接诊了一名产检即发现左肾集合系统分离的患儿。患儿母亲在当地医院连续三次产检超声发现患儿左肾集合系统分离,最开始为7mm,逐步增长为11mm。由于患儿在出生后未复查泌尿系超声,1个月大时到贵阳市妇幼保健院就诊进行泌尿系超声检查时发现其左肾积水已迅速增长至25mm,积水已达重度。

经过贵阳市妇幼保健院儿童泌尿外科为其完善相关检查,最终确诊为左侧肾盂输尿管连接处狭窄。它是指尿液经肾盂流入输尿管近端障碍,导致肾盂内压力增大,集合系统扩张,逐渐导致肾脏形态和功能改变的一种最常见的上尿路畸形,也是导致儿童肾积水最常见的原因之一。

经过研究与讨论,儿童泌尿外科王仪锡主任团队为患儿制定了严密的手术计划,最终成功通过微创腹腔镜手术为患儿解除了左肾梗阻并顺利出院,在术后1个月的复查中,患儿左肾积水较前明显消退至4mm,恢复良好。

随着产前超声诊断技术的发展,绝大多数患儿因产检发现集合系统分离会在出生后的随访中被确诊,但部分家长出生后并未重视,其中部分患儿以反复尿路感染来诊,年长儿可以腹痛起病。因此,对于反复尿路感染起病的婴幼儿,因年龄小无法表达自身不适,常被误诊为上呼吸道感染或胃肠炎等,经抗炎治疗后症状虽也缓解,但随着感染发作次数的增加,肾盂积水加重,肾脏瘢痕化形成,造成患侧肾功能的不可逆损害。

因此,建议有产前检查发现集合系统分离、出生后反复尿路感染或不明原因反复腹痛或发热的患儿均需在专业的儿童泌尿外科就诊,对于有异常的患儿需定期随诊,以便确定是否需要手术及手术的时机,以解除梗阻、缓解症状、保护肾功能。

(来源:贵阳市妇幼保健院 儿童泌尿外科 宣传科)

编  辑:向 烨

二  审:毕 锋

三  审:赵 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