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一院贵州医院:微创手术解患者头疼困扰

来源:贵州健康报 时间:2023-11-27 浏览次数:

近日,中山一院贵州医院神经外科医护团队经过精准诊断和手术,成功为一位海绵状血管瘤患者开展微创手术治疗,目前患者已康复出院。



患者潘某一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长期头痛,一直为病情所困扰,在当地医院就诊,考虑为颅内出血,予以输液对症治疗,病情好转后出院。半月前患者再次出现头痛不适,在当地就诊症状无明显改变,完善颅脑MRI提示为左侧额叶海绵状血管瘤(亚急性出血期),为寻求进一步诊治,患者和家人决定到中山一院贵州医院寻求更专业的治疗。

入院后,神经外科主任医师向欣结合检查发现患者的海绵状血管瘤大小约8X12mm,且位置较深,周围都是非常重要的神经组织,这给手术增加了极大的难度。经过科室医护团队讨论,为确保患者的手术成功,解除患者头痛根源,决定为患者开展微创手术,将创伤减到最小,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手术中,向欣团队利用术前神经导航精准定位患者病变部位,通过术中超声再次定位病灶位置,发现患者病变体积较小,为畸形血管团,周围伴有陈旧新出血灶,在断离病变血供后完整切除病灶,手术过程十分顺利。

手术过程



微创手术不仅解决了潘某的头痛问题,而且术后恢复良好,第二天便能下地自如活动。此次治疗方式大大缩短了患者住院时间,为患者提供了更为便捷和经济的医疗服务。

影像资料



潘某手术过程顺利、术后恢复良好,这不仅是对患者的一次成功治疗,更是微创技术在神经外科领域的一次成功应用。中山一院贵州医院将继续致力于引入创新技术,切实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努力为更多患者提供高效、安全的治疗方案,让他们早日告别病痛,重返健康生活。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

颅内海绵状血管畸瘤(Cerebral Cavernous Malformation,CCM),又称为脑内海绵状血管畸形、脑内海绵状血管瘤病,是一种罕见但严重的血管系统疾病。它是一种先天性病变,特征是在脑组织中形成了一系列的微小或大型薄壁血管囊袋,这些囊袋间有时还会有血液充满。这种结构让患者的脑组织变得脆弱,容易发生出血,导致一系列神经系统症状。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主要危害是反复出血,但是这种出血往往是小量、缓慢出血。所以如果出血发生在脑干、脊髓、丘脑底节等部位,就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甚至危及生命,所以对这些部位的颅内海绵状血管畸形,就倾向于积极的治疗。

患有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人在一些情况下可能完全没有症状,但也可能因为出血引起头痛、癫痫、神经系统缺陷等症状。在一些情况下,这些症状可能会突然出现,尤其是在出血发生时。微创手术可通过切除异常血管来减少出血的风险。

(来源:中山一院贵州医院)

编  辑:向 烨

二  审:毕 锋

三  审:申 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