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 尚俏:从“心”出发,用“心”守护
来源:贵州健康报 时间:2023-11-09 浏览次数:
他是患者信任的朋友,是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心”希望,一副听诊器,架起他与患者沟通的桥梁,他不仅耐心倾听患者的话语,解决患者病痛,更致力于提升技术帮助更多患者在家门口就能解决病痛,他便是毕节市中医医院心血管科副主任尚俏。
成为一名心血管科医生
2012年毕业于贵阳中医学院中西医结合专业,同年进入毕节市中医医院工作。今年已经是尚俏在毕节市中医医院工作的第十一年。
刚考上医学院时,尚俏还只是按部就班地学习,真正感受医生这个职业是在跟着临床带教老师学习时。“你会在老师身上感受到一种神圣以及在解决患者病痛后体会到的那种被人尊重的感觉,会有一种极大的成就感,那时候就觉得要向老师学习,要好好对待每一名患者。”
后来穿上白大褂进入医院实习,尚俏逐渐理解了身上白衣的意义。因为就在这年,家里的亲人们相继患了严重的心血管疾病,而彼时的他,只是刚刚实习的医学生,焦急却又无能为力。于是他在心底种下了要进入心血管科的种子。“我觉得我可以从事这个职业,进入到这个科室,去帮助别人对心血管病进行治疗和预防。”

刚来医院的时候,作为住院医生,尚俏基本上是住在医院,“因为那时候我是医院新来的年轻医生,想多学点东西,就几乎是住在医院,帮着做事,不管是他们管理的病人还是我管理的病人,都在帮忙看的同时一边学。”再后来,尚俏就租住在离医院不远的地方,即便是在休息,只要科室有需要帮忙或者抢救患者,一个电话,他就随时赶回来。
现在,科室开展了介入治疗后,时常会遇到很多急性心梗的患者,这类患者容易在夜间发病,如果不及时打通血管,可能很快就会有生命危险。所以经常在凌晨两三点,还在睡梦中时就会接到电话,没有任何犹豫,尚俏依然会快速赶到。

面对这种不定时无规律的加班,尚俏也只是笑笑,“加班辛苦还是会有的,像冬天会特别冷特别困,但是考虑到患者得到及时救治疼痛马上就会缓解,加个班就能救人一命,再多的辛苦都不算什么了。”
伴随着医院的发展尚俏也在成长,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他已经从一个遇见抢救时都会颤抖的年轻小医生到现在可以从容不迫的面对,运用自身所学为患者进行治疗的医师。
和患者成为朋友
十一年的时间里,尚俏与大多数患者已经变成了朋友,他会把自己的联系方式留给患者,有需要随时可以打电话给他。在治愈患者的过程中,尚俏也在被患者温暖鼓励着。
“好医生,你的出现给病人带来一线希望,好医生你心地善良……好像自己的儿女在身旁……!”一字一句,真情实意。这是尚俏收到患者倾情谱写的《好医生》歌曲里面的歌词,在歌词里,浓浓医患情,尽显纸短情长,字里行间表达了一位老人的理解、信任和鼓励,同样也温暖了他的心。

一直以来,这位姓王的71岁老人,因为身体原因,经常来院就诊。当时她在毕节市中医院心血管病科就诊过程中出现牙疼,她的家属又不在身边,尚俏见状,主动搀扶老人到住院楼对面的口腔科进行会诊,全程陪伴着老人就医。虽是平常的服务,她却十分感动,写下了这首《好医生》。
如歌词所写一般,十余年来,尚俏始终秉承“患者至上”的服务理念,潜心研究,冲锋在临床一线,始终将病人的生命高举过头顶,在每一个争分夺秒的日子里,诠释医者的使命和担当。
心血管科的患者中危急重症比较多,且发作突然,可能这个患者刚刚还好好的,下一秒就会出现生命危险。“在这个过程中,不仅需要高超的诊疗技术,作为医者,更应该要跟患者站在一起,耐心沟通交流。相关的医学专业术语他们是不懂的,你表达的时候就需要转换方式,这样方便沟通的同时也能得到他们的信任,治疗也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有一名急性左心衰患者,送到医院时气促、端坐呼吸、烦躁不安、不断咯粉红色泡沫痰,生命垂危,家属都感觉回天乏术想要放弃了。但尚俏和团队的人员都在继续坚持,经过与家属充分沟通后,他们联合重症医学科给患者气管插管,通过吸痰器不断抽吸出粉红色痰液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持续时间大约2个多小时,并给予“超滤治疗”,通过重症监护治疗及内科中医结合治疗后,这名患者又活了好几年。“延长了患者的生存周期,这也是作为医者的一种幸福感。”
“医生最重要的是具备强烈的责任心,懂得人文关怀,诊疗能力就会在责任心的驱使下去主动学习得到提升。”这样想,他也这样做。

尚俏之前接诊过一名因为急性心梗住院的71岁女性患者,一次值班的夜晚,患者出现排便困难,不能自主排便,倘若剧烈排便会加重其心脏缺血,导致心脏坏死的面积加大,猝死风险增高。而患者当时没有子女在身边陪护,综合考虑后,尚俏没有犹豫,立刻戴上手套,动手为老人手动排便。“其实当时很难去想别的事,只是觉得这是当下应该做的事,就做了。”
对临床医生来说,会拥有治愈病人带来的喜悦感,同时也会遇到的困难带来的打击和患者家属的质疑,尚俏的内心也会偶感彷徨,“两者相比较的话,内心的喜悦会更多一些,所以还是会想要坚持下去。”不久前收治的一名急性心梗患者,在手术的导管室里面反复出现“电风暴”引起室颤,心脏不停地骤停,尚俏和团队通过为患者除颤6次,多次胸部按压,尚俏和团队的通力配合,让患者活了下来。对于尚俏来说,这或许就是坚持的意义。
扬帆起航,为患者带去“心”希望
“有时候患者的手术完成了,但没达到自己期望的效果,自己就会有些失落。”每当这个时候,尚俏常常会想,要是自己的技术再精湛一点,会不会有更好的结果?
2019年,尚俏去了“贵州省人民医院心血管病院”进修心脏介入手术。因为本身是中医专业出身,西医技术相对薄弱,在进修过程中,尚俏清楚地认识到这点,“刚开始手术交流过程都存在困难,对于心脏介入来说,我是零基础。”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后,尚俏没有打退堂鼓,反而迎难而上,抓紧一切时间和机会学习。“当时也不会觉得自己不会就害羞什么的,不懂就问,学会为止。”

只有自己掌握这些技术,才能为当地的群众带来更好的治疗,避免他们四处奔波求医,秉持着这个信念,尚俏开始了他的介入手术之旅。
如今,尚俏已经能够开展心脏冠脉介入治疗。如:冠脉造影、冠脉支架植入等介入治疗,截至目前,已开展超2000多台介入手术。
“作为一名医生,我也是幸福的,我能够凭借自身所学,解决患者的病痛,看到他们能够健康地回归家庭,这是这个职业带来的幸福感,我很喜欢这种生活方式。”未来,尚俏有了新的规划,“在现有的介入基础上,不断提高西医操作技术,同时努力把中医学好,发扬国粹,发挥好中医药优势,学会用‘两只手看病’,走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血管疾病之路,努力为更多群众解决心血管疾病问题。”
(来源:毕节市中医医院)
编 辑:向 烨
二 审:毕 锋
三 审:申 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