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反复腹胀、恶心、呕吐?小心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

来源:贵州健康报 时间:2023-11-02 浏览次数:

活泼的孩子,被疾病折磨得日渐虚弱消瘦,近日,家长带着小乔慕名来到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贵州医院普外科就诊。

经过腹部B超、CT、消化道造影等检查,医生发现小乔的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夹角只有20°,过小的夹角使得十二指肠受到肠系膜上动脉的压迫而产生梗阻(图1-2)。

图1 腹部增强CT显示小乔的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夹角为20°

13岁的男孩小乔(化名)一个多月来反复腹胀、恶心、呕吐,伴有厌食,家长带着他就诊于多家医院,但是治疗都没能见效,并且症状越来越重,甚至让孩子害怕进食。本来健康活泼的孩子,被疾病折磨得日渐虚弱消瘦,近日,家长带着小乔慕名来到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贵州医院普外科就诊。

经过腹部B超、CT、消化道造影等检查,医生发现小乔的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夹角只有20°,过小的夹角使得十二指肠受到肠系膜上动脉的压迫而产生梗阻(图1-2)。

腹部增强CT显示小乔的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夹角为20°(图1)

消化道造影显示小乔的十二指肠不完全性梗阻(图2)


小乔被确诊患有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这是一种少见的疾病。由于小乔的症状比较严重,保守治疗难以起效,为了解除小乔的十二指肠梗阻,经普外科医疗团队讨论研究,由罗淼副主任医师实施了腹腔镜下十二指肠空肠吻合术。手术顺利完成,由于是微创手术,小乔术后恢复良好,很快就能正常饮食,不再有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体重也有所增加。孩子出院时,家长对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贵州医院普外科医护团队的技术赞不绝口。

据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贵州医院普外科陈盛主任医师介绍,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的发病机制为肠系膜上动脉、腹主动脉、十二指肠的解剖关系出现异常。正常情况下,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的夹角为40-60°,十二指肠水平段位于这两条动脉的夹角之间(图3)。而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的患儿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的夹角过小(通常只有15-20°),从而引起肠系膜上动脉对十二指肠水平段造成压迫,让患儿产生腹痛、腹胀、呕吐等症状。通常可采用保守治疗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例如饮食调节,增加营养和体重等。对于症状明显、保守治疗无效的患儿,则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肠系膜上动脉、腹主动脉、十二指肠的解剖关系示意图(图3)


针对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的预防,陈盛主任医师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积极治疗原发病,例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结核、脊柱前凸等。2.改善饮食习惯,避免暴饮暴食、减少辛辣刺激性食物的摄入,保证健康清洁的饮食。3.改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减肥、过度消瘦。

(来源: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贵州医院)

编  辑:向 烨

二  审:毕 锋

三  审:申 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