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重时刻,更见真情--浙大二院帮扶专家孟婧事迹
来源:贵州健康报 时间:2023-10-10 浏览次数:
“孟医生,谢谢你!谢谢ICU全体医护人员!也要谢谢我自己!多亏当时我选择留在台江县医院治疗,是你们的高超医术和我自己的选择,让我现在还有妈妈”李女士的儿子激动的说道。

几个月前,李女士到浙大二院台江分院外一科住院就诊,突然病情加重经专家会诊后建议转入ICU继续治疗。刚转入ICU李女士突然失去意识,没有心跳呼吸,在孟婧主任的指挥下,大家分工合作,立即开始心肺复苏,经过数分钟的积极抢救,李女士恢复了自主心率。在追问病史、仔细查体及完善各项检查后,孟婧主任发现李女士存在重症胰腺炎、感染性休克、急性肾功能衰竭、无尿、高钾血症等多种危重疾病,合并高血压、糖尿病、肾结石、肾功能不全等既往病史。李女士的病情非常复杂、危重,随时都有生命危险。
疾病无情、人间有爱。在孟婧主任带领的ICU医护团队夜以继日地精心救治下,李女士的病情逐渐好转,转危为安,转出ICU时李女士神志清楚,生命体征平稳,尿量正常,各项检验检查指标也基本正常。这是ICU团队努力的结果,更是孟婧主任不惜千里来帮扶的成果。

次日,李女士的儿子特意为ICU医护团队送来锦旗,李女士儿子握着孟婧主任的手感激的说:“当时如果我把妈妈送去凯里,我妈妈可能在路上就没了,多亏我当时把妈妈直接送到台江县人民医院,让她得到了及时救治,这么重的病,我以为治不好了,就算治好了也会有后遗症,没想到不但治疗得很成功,而且恢复得也很快,才几个月的时间已经恢复到生病前的状态了,真的是太感谢你了孟主任,感谢ICU所有的医护人员!没想到,我们台江县也有那么厉害的水平啦”。
每一面锦旗背后都是一个感人的故事;每一面锦旗都是与死神战斗胜利的勋章;每一面锦旗都是对医护人员最大的肯定。在行医这条布满荆棘的道路上,患者的成功救治、家属的肯定和信任是我们动力的源泉。

重症监护室有其特殊性。患者往往合并有多种疾病,病情重、发展急、变化快,对患者来说时间就意味着生命!对于这些患者来说,家门口有一个医术水平高、设备齐全且先进的重症监护室,好处绝不仅仅是“方便”那么简单,往往关乎生死!感受到这份责任,孟婧主任在工作中不敢有丝毫懈怠。
孟婧是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重症医学科青年骨干之一,具有扎实的重症理论基础和熟练的临床操作技能,过硬的重症管理能力;在2022年12月至2023年1月国内新冠疫情爆发期间,作为重症业务骨干接管医院新成立的新冠病区,成功救治多名重症新冠患者。在党中央东西部扶贫协作的号召下,带着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的重托,2023年2月孟婧来到了离家千里之外的台江县人民医院进行定点帮扶,担任重症监护室执行主任。
来到台江之后,她立即开展临床工作,为了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制定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科室管理制度,例如每日进行高质量的晨交班、教学查房,规范ICU患者的诊治过程;组织科室业务学习,包括常见病、多发病的基础理论、诊断治疗指南及专家共识等,提高ICU医生的理论知识储备;组织重点病例、疑难病例及死亡病例的讨论,提高ICU医生的临床诊疗思维能力;从理论及实操两个方面,规范及提高ICU医师临床操作技能。

在积极提升临床救治能力的同时,孟婧主任也注重加强科室文化的建设,始终秉承着浙大二院“患者与服务对象至上”的核心价值观,不断提升科室医疗水平与服务质量,力争为台江人民打造一支专业过硬的重症专业医疗队伍。经过数月的帮扶,上述制度的严格推进执行,台江县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的医护人员在急危重症病人的诊断、治疗及护理能力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进步。现台江县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可开展各类危重症患者的诊治工作。
在台江支援期间,最令孟婧不舍的是家中的一双儿女。千里之遥,孟婧心中时时会涌起对孩子的思念和对家人的愧疚。几天前,儿子的语文老师把他写的小故事发到了孟婧的手机上,让她几度哽咽,留下了思念的泪水。
患者的性命相托,家人的全力支持,这些都是孟婧的动力源泉。虽路途艰辛,但初心不改。危重时刻,更见真情。她表示接下来将继续在台江奉献自己的光和热,尽全力为台江百姓的健康保驾护航。
(来源:浙大二院台江分院)
实习编辑:王瑾瑜
编 辑:向 烨
二 审:毕 锋
三 审:赵 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