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冈县:“三精准、四坚持” 打通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最后一公里
来源:贵州健康报 时间:2023-09-14 浏览次数:
多彩贵州网讯 近年来,凤冈县为全面推进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工作,坚持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为核心,聚焦慢性病“防、治、管、养”一体化医防融合服务模式,强化“优质均衡、普惠共享、尖端创新”,探索形成“三精准、四坚持”的慢性病综合示范区建设实践路径,打通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最后一公里。
聚焦“三精准”工作保障
精准打造慢性病综合干预信息化服务体系、强化组织保障建设。以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城乡医疗卫生融合发展,打造1+2+5+9+N紧密型医共体服务体系建设全覆盖,构建县级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制订下发了《凤冈县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工作实施方案》,成立工作领导小组,细化职能职责,明确信息化建设目标。慢性病监测、预防、干预、救治等综合服务得到持续巩固,辖区群众的健康素养及人均预期寿命不断提升,实现国家“优质服务基层行”推进标准基层医疗机构全覆盖。截至目前,建成基层医疗机构信息化老年健康管理中心14个、医疗次中心3个、村级分院12个。
精准深化基层卫生体制改革,量化慢性病绩效管理释放活力。为深入推进乡村一体化及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建立完善基层公共卫生慢病管理绩效分配制度“慢性病管理专项绩效补助与公共卫生购买服务的方式相结合、资金补偿与服务绩效相挂钩”的补偿新机制,持续提高对基层医务人员的财政投入和配套补助。深化医共体公共卫生资金分配改革,落实量化绩效管理,推进多元复合式经费支付方式改革,建立“结余留用、超支分担”激励和风险分担机制。实行县域卫生人才一体化改革,县级公立医院全部实行编制备案制管理,持续推进乡村医生编制化管理,力争到2030年全县乡村医生达到编制化。
精准提供公共卫生服务,增强民生健康福祉。持续巩固提升县、乡、村三级慢病科、慢病门诊、慢病定点随访服务能力,以公共卫生网格化家庭医生医防融合签约服务为突破,强化“四类慢病”管理,通过信息化便捷服务整合慢病医防路径,构建城乡老年人体检慢病管理一体化中心,形成慢性病医防融合“防、治、管、养”服务新模式。
聚焦“四坚持”工作措施
坚持高位推动定调子。凤冈为打造慢性病综合干预服务平台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建设,将全县医疗卫生领域信息化建设、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信息化建设为目标。为全县慢性病患者“防、治、管、养”一体化服务措施提供了坚强保障。截至目前,县域内19家医疗机构“三大监测”覆盖率达100.00%。
坚持经费保障建中心。凤冈县委、县政府将全县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经费纳入县级财政预算。投入建设资金300余万元,解决基层信息化建设资金短板。2020年10月,全面建成14家乡镇卫生院信息化老年健康管理中心、远程会诊中心,并打通HIS(医事通)、PACS、LIS、EMR(放射、化验、临床)系统终端连接。
坚持信息互通补短板。为加强对全县信息化平台建设管理。2023年投入经费300余万元对老年健康管理中心、远程会诊中心、各级医疗机构慢病门诊、村级定点随访门诊等信息化进行全面升级,全面取消纸质居民健康档案,实现健康档案电子化、推送及回调机制,充分利用手机APP终端信息化便捷服务提升辖区慢性病监测服务管理,补齐基层信息化建设短板。截至8月份,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电子建档率达99%以上、档案动态使用率达66%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率63%以上。
坚持数据共享达目标。凤冈县合理利用大数据资源,有效整合县域内临床、辅查及公卫系统,建成融合医疗资源、人力资源、系统信息资源的老年健康管理中心,结合基层条件,利用信息互通数据共享,更好地完成慢性病公共卫生服务职能。通过信息化建设,实现了慢性病监测发现率逐年提高、慢性病综合预防干预措施不断完善、慢性病死亡率逐年下降。
(来源:多彩贵州网 凤冈县卫生健康局供稿)
实习编辑:王瑾瑜
编啊啊辑:魏小林
二啊啊审:毕啊锋
三啊啊审:申啊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