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难题 解民忧 让患者“病有所医、医有所药”——贵州多措并举保障群众用药需求

来源:贵州健康报 时间:2023-09-06 浏览次数:

“裴医生,还有只要几块钱一盒的降压药吗?我要再买一盒……”8月28日,习水县东皇街道银龙村村民王大伯走进银龙村卫生室,像往常一样询问村医购买降压药。

王大伯口中几块钱一盒的降压药是国家基本药物,一盒药就是他一个月的药量。

“我得高血压很多年了,每天都要吃药,以前都是去医院开药,现在方便了,村卫生室就能买到。”王大伯说,村卫生室的药很便宜,家里有人生病都来这里开药,有时候一大包药只付几块钱就可以了,一年能省下许多药费。

银龙村常住人口多,日常的常见病药需求量大,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人数也不少,都实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管理。村卫生室村医裴玉梅和同事定期要一户一户上门随访,了解了村里的慢病患者的用药情况、服药效果,以便随时更新药品,方便群众就近买到安全有效价廉的药。

“我们每个月都会根据乡镇卫生院公布的药品目录申报需要的药品和数量,由卫生院集中采购配送到村卫生室,及时补足存量,方便村民随时来都可以买到药。”裴玉梅说。

在村卫生室工作了20年,裴玉梅对于基层医药服务改善颇有感触,“以前卫生室的药品种类少,很多常见药都很紧缺,现在就不一样了,卫生室有80余种药品,慢性病药就有10余种,存货量也够,随时缺随时补,零差价销售报销比例还高,村民都很愿意来这里买药。”

胃苏颗粒、感冒清胶囊、碳酸氢钠片、对乙酰氨基酚片……在习水县大坡镇建筑村卫生室,药房独立一间,药架上摆满了药品,村医袁建红说,由于村卫生室买药报销比例高,常见病、慢性病等药品供应充足,基本满足村民的基本用药需求,也大大减轻了村民的用药负担,可以说是起到“花小钱办大事”的功效。

为推进集采药品向基层延伸,方便基层群众买到安全的“便宜药”,近年来,我省强化药品供需对接,健全药品供应保障体系,村卫生室药品供应都由乡镇卫生院代采购,并及时配送到村,方便患者就近购药。

“根据药品集采目录结合医院诊疗和群众用药需求,我们会不定期采购药品,保障药品供应,同时将药品目录下发给村卫生室,卫生室药品购进直接走卫生院药库,减少配送环节,确保零差率销售。”习水县温水镇卫生院院长侯明强说,对于卫生院临床治疗缺少药品,还可以直接向县级医院申请供应配送,实现群众购药“少跑腿”,确保群众用药更便宜、更便利。

“现在看病买药很方便,来乡镇卫生院就可以了。”家住习水县温水镇的邓正文因患风湿病多年,需要常到医院买药治疗。“以前我都是到县医院检查后再开药,现在走几公里路到卫生院就能买到了,关键费用还便宜。”谈到如今就医购药的变化,邓正文很是感慨,“不仅吃药便宜了,医生给我调整了几次治疗,病情也比以前好多了。”

药品供需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如何让群众买药方便、便宜,买得到质优价廉的放心药?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切实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成果转化为解决人民急难愁盼问题的务实举措。今年6月,省医改办印发《关于进一步优化医疗服务方便就医购药措施的通知》,再次围绕方便群众购药提出4条措施,进一步强化药品供需对接,进一步畅通群众购药渠道,进一步优化用药权限管理,进一步抓好药品信息公开,以更有力的举措为群众提供更好地就医服务,切实保障群众用药要求。比如,建立全省药品信息报备供应机制,对当地不能满足患者用药信息,由县卫生健康部门牵头建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收集上报机制,县域医共体牵头医院或县级综合医院负责审核和统一采购,无法采购的上报医保部门协调解决,并及时配送到基层,方便患者就近购药。又如,推动二级以上医院“便民门诊”应开尽开。健全完善国家医保谈判药品“双通道”管理机制,不断增加特殊管理药品的药店数量,积极推动特殊管理药品线上支付和全省免费配送,提高偏远农村患者用药可及性。再如,在贯彻执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基础上,探索建立紧密型医疗卫生联合体药品联动管理机制,促进上下级医疗卫生机构用药衔接、处方有效流动,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及时向社会公开在售药品品种,方便群众查询和就医购药。督促二级以上定点医院建立完善挂号、缴费、取药等全流程扫码结算和移动支付体系,有效推动解决患者挂号付费时间长、候诊时间长等问题。

《通知》还要求严格督导落实罕见病药品供应保障,确保罕见病患者就近购药。

作为我省罕见病诊疗重点医院,省人民医院近年来对罕见病研究越来越深入,诊疗水平不断提升,对于罕见病用药保障机制也进行了积极探索。

罕见病群体因为发病人群少,但病种多,为了大力支持罕见病防治与保障工作,省医药剂科积极配合医院相关临床科室治疗罕见病患者,提供药品保障供应,让更多罕见病患者在省内得到诊治。而对于一些少见的罕见病药,省医也有相应的解决办法。

“根据临床诊疗需求,对于一些罕见病用药,医院临床科室需综合评估患者的病情和用药需求,由临床治疗团队发出申请,经患者知情同意后,通过医院临时请购通道采购相应治疗药品,确保用最短的时间让患者用上药。”省人民医院药剂科主任陈琦说,为了让省内罕见病患者得到更好地治疗,省医积极完善罕见病药品保障供应机制,畅通“双通道”用药推进,不仅要保障患者用上药,药剂科临床药师也会积极参与临床治疗,加强药学服务,观察和随访患者服药后的临床表现,确保药品安全、有效、质量可控,为罕见病患者延缓病情发展、提高生活质量作出最大努力。

打开手机上的外卖软件,24小时药店随时下单,动动手指选择就近药店,找到需要的药品下单支付,半小时左右药品就能送到家。如今,在贵州,买药像点外卖一样方便。

“我经常在外卖软件买药,外卖平台可选择的药店和药品都很多,一些处方药也能买到,根据自己的需求下单,很快就能拿到药。”何女士说,尤其是有时候晚上遇到身体不舒服,又不想出门买药,网上购药是最好的选择。

“小药片”反映“大民生”。这一条条优化医疗服务,方便就医购药措施,就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用药需求,真正让患者“病有所医、医有所药”。

(本报记者 赵明艳)

编  辑:向 烨

二  审:毕 锋

三  审:申 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