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人民医院成功开展省内首例胎儿胸腔积液羊膜腔内穿刺治疗

来源:贵州健康报 时间:2023-08-29 浏览次数:

近日,贵州省人民医院产科副主任宋鸿碧、副主任医师杨晓武团队成功为一名孕妇开展了胎儿胸腔积液羊膜腔内穿刺治疗,为胎儿争取了生产后肺功能的最大化利用。该手术为贵州省内首例。

孕妇赵女士,因检查发现羊水过多4天,进入当地医院治疗,B超显示:羊水过多(指数30.5cm),胎儿双侧胸腔积液,范围约6.2cm×3.6cm。因当地医院救治能力有限,在4天后转往省医产科门诊,经产科B超检查发现羊水最大暗区9.3cm,胎儿右侧胸腔积液,深约6.7cm。考虑到羊水过多,遂住院治疗。

经省医多学科专家会诊后,考虑孕妇羊水过多且已出现压迫症状,羊水减量指征明确。但胎儿胸腔积液已致胎儿肺部压迫明显,若单纯采取羊水减量措施,孕妇可能会很快再次出现羊水增多。同时,考虑到胎儿出生后肺部功能的问题,产科杨晓武副主任提出进行胎儿胸腔积液穿刺引流治疗,同时行羊水穿刺放液。

在产科与超声科的密切配合下,经历两次超声引导下胎儿胸腔积液引流术+羊膜腔穿刺放液术,且第二次手术同时予羊膜腔内注射地塞米松促进胎肺成熟治疗,术后胎儿右肺明显复张,孕妇压迫症状均明显改善,顺利出院待产。9天后孕妇再次返回省医顺利生产,患儿转入新生儿科接受治疗,在新生儿科动态复查胸水B超显示右侧胸水波动在3.2—3.4cm。经小儿外科会诊后,于8月7日出院,出院后随访患儿无不适情况,于8月15日复查肺部CT显示右侧胸腔积液最厚约14mm。

根据相关指南及文献报道,胎儿胸腔积液的发生率为1/(10 000~15 000),总体死亡率为22%~55%,在临床中并不少见。胎儿胸腔积液主要通过超声确诊,并要考虑是原发性还是继发性。胎儿期治疗主要包括非侵入性和侵入性治疗,常用的侵入性治疗方法包括胸腔穿刺术、胸腔羊膜腔分流术、胸膜粘连术和羊水减量术等。

杨晓武介绍,对于合并胎儿胸腔积液的孕妇而言,羊膜腔内胎儿胸腔穿刺引流术有利于缓解胎儿积液对肺部的压迫、促进胎儿肺发育和帮助新生儿出生后肺部更好地复张,且患儿预后均良好。相比于传统的胎儿娩出后再进行胸腔穿刺引流,该技术为胎儿争取肺部发育的最佳时机,为新生儿复苏及预后争取了宝贵时间,同时也大大降低了新生儿出生后治疗费用。

(来源:贵州省人民医院)

编  辑:向 烨

二  审:毕 锋

三  审:赵 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