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伏啦!虚性、寒性病最佳治疗季来了,看看你是否可以“对号入座”?

来源:贵州健康报 时间:2023-08-07 浏览次数:


冬病夏治

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

以从其根



7月7日入伏,一年中气温最高、最潮湿闷热的日子来了,此时也是一年中“冬病夏治”的最佳治疗时机。中医认为,夏季人体的阳气升散外发,气血运行亦相应地旺盛,在机体脏腑外面,肌肤腠理常处于开泄状态,对一些冬天容易发作或加重的虚性病、寒性病患者,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的理论,利用伏天气温高、体内阳气充沛的有利时机,针对性地治疗,可以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最大限度的以阳克寒,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使冬季易发生或加重的病症减轻或消失,从而达到标本兼治,预防保健的目的,使一些难以恢复的疾病得到恢复。



三伏贴


各科室因人而异开展穴位贴敷,以中药直接贴敷于穴位,经由中药对穴位产生微面积化学性、热性刺激,可疏通经络,调理气血,宽胸降气,健脾和胃,鼓舞阳气,调节人体的肺脾功能,使机体的免疫功能不断增强,从而达到振奋阳气、促进血液循环、祛除寒邪、提高卫外功能的效果。

三伏贴时间表

初伏

7月11日—7月20日

中伏

7月21日—7月30日

闰中伏

7月31日—8月9日

末伏

8月10日—8月19日



冬病夏治诊疗病种及就诊科室


冬病夏治诊疗病种

脾虚证人群,虚寒性消化系统慢性疾病如萎缩性胃炎、结肠炎等,手足不温、喜暖怕凉、消化不良等亚健康人群、老年人群。


就诊科室:消化内科


冬病夏治诊疗病种

1、呼吸系统疾病: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慢性咽炎、反复呼吸道感染(如咽炎、扁桃体炎、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等)、老年慢性支气管炎、虚人感冒等;

2、运动系统疾病:颈椎病、肩周炎、腰腿痛等;

3、免疫系统疾病:风湿性关节炎、寒湿性关节炎、荨麻疹等;

4、治未病方面:免疫力低下、恶寒怕冷、易感冒、气虚体质、亚健康状态等,帮助“阳过”朋友们恢复自身阳气,减轻后遗症;对于未感染者,增强机体对病毒的抵抗力,减少感染几率。


就诊科室:中医科



冬病夏治注意事项


01

夏三月期间,中药调理、穴位贴敷饮食应清淡,慎食海鲜、牛羊肉、辛辣刺激、肥甘厚腻、冷饮、冰冻之品。


02

穴位贴敷时要保持贴敷部位清洁。贴敷当天不能游泳,贴敷后4-6小时内不宜洗冷水澡,不能对着风扇、空调直吹,避免皮肤遇凉后毛孔收缩,影响药物吸收,以及寒邪经贴敷创面侵入体内,导致疾病加重。


03

穴位贴敷后不要过分活动,以免大量出汗,导致药物移动脱落。


04

每次贴敷,一般保留 2-4小时后揭除即可。患者体质敏感,应缩短贴药时间。三伏贴贴敷后,除了可能有温热感外,一般无特殊反应。如有异常感觉应及时取下药物,切记不要搓、抓、挠,以防止对局部皮肤的进一步刺激或感染。


05

三伏贴一般要求至少坚持3年。如果贴敷3年症状改善不明显即认为无效,可以放弃贴敷;如果贴敷有效但疾病较顽固、症状仍较明显,一般建议除了继续贴敷,可以同时加服中药以进一步改善症状,巩固疗效。




(来源:贵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编  辑:向 烨

二  审:毕 锋

三  审:赵 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