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云:我与中医的故事
来源:贵州健康报 时间:2023-07-31 浏览次数:
最美的遇见
作者:方云
我对中医的喜爱,源于大学时期的一次针灸实操课。头发卷到发际线的一位女老师,板着严肃的脸,手上没有扎过针的,不准下课!嘻嘻哈哈的同学们你扎一针我来两针,男同学的四缝穴被我扎得鲜血直流,课后在食堂我看见他打了8角的饭从餐盘里跃跃而下,平时5角的饭已经够够的了,为了弄清楚他8角的饭,于是不大不小的图书馆就印上了我的足迹。
在此之前,相比中医古籍,我是比较喜欢散文的,我总喜欢一些比较温暖纯净的文字,读来令人动容。2008年的冬天,很冷,我写了一篇散文,《那个冬天我哭了》,语文老师在班级里读的时候在后面加了一个感叹号,可能是因为这个感叹号的原因,好几位同学都在偷偷抹眼泪。同桌红着眼圈用我送给她的笔狠狠地敲我的头,《我的父亲》已经够哭了,你又来!于是我在反思,能在琐碎庸碌的日常里发现近乎平淡的欢愉和美好,又需要怎样的悟性?
机缘巧合,我在给全院护理人员讲述十二经脉的时候,发现了一个极其简单的规律,列两张表,5分钟可以快速记忆十二经脉的名称,以及脏腑的表里关系。这个发现让我欣喜若狂,进一步研究快速记忆十二经脉的走向以及作用,穴位口诀简明扼要,举例医案让人记忆深刻。再后来,山海经成为我讲课前的必杀技,中医在大多数人看来,枯燥无味,护理人员学中医,更是难上加难,授课前先来一段有趣的神话故事,广寒宫的玉兔怎么来的?岐伯为黄帝献了哪些良策?女娲是如何补天的?把复杂的知识点简单化,归纳总结。
中医特色门诊的小朋友和大人总是络绎不绝,周二坐诊的时候,张老师家二宝恶心、呕吐,加上高热,腹泻让这个三岁的小朋友萎靡不振 。说起他家,起初最先来找我的是张老师,因为常年体育锻炼,腰背肌肉拉伤,痛得晚上不能入睡,后来给他手法推拿加上火龙罐综合灸治疗后逐渐好转,他的爱人是乡镇卫生院的一名医务工作者,平时缺乏锻炼,腰椎间盘突出严重,周末两夫妻约着一起来做治疗,张老师总让他爱人先做治疗,温通拨经罐运了半小时后,单手抱着孩子上街去了。平时有个头疼脑热的总打电话咨询我,一来二去,他们成为了特色门诊的常客。这次孩子是消化不良引起腹泻,简单望诊后,我用了八卦揉腹法给他揉了肚子,用艾灸烤神阙、中脘、天枢、关元穴后再用火龙罐沿督脉运罐提升阳气。晚上10点张老师在电话里一边给我说着孩子回家吃了两碗稀饭,一边呵斥着顽皮的二宝,小家伙好起来就跟姐姐干架啦!
我与火龙罐结识,要追述到19年广州的冬天,我和医院的一位前辈老师,背上简单的行囊,踏上了广州的列车,见到火龙罐的创始人。说来也有趣,刘伟承老师行云流水的给我们示范火龙罐操作的时候,一边兴高采烈的讲述着它的由来。秋高气爽的一天,刘老师的朋友闲来无趣找他喝茶,途中朋友身体出现不适,环顾四周后,唯一能用的就只有茶具,刘老师灵机一动,将茶杯倒过来给朋友叩击推拿,不一会儿,朋友完全恢复。此后经过无数次的试验、设计、打磨,演变成现在的玄石加紫砂烧制而成的火龙罐,而且整个罐体运用了中医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怀着对刘老师的敬畏之心,回来带着科室护理人员狂补中医基础知识,每天相互提问,线上读经典,线下实体画经络找穴位,用玻璃罐、皮球相互练习手法......积累半年之久后,火龙罐得以在科室问世,大概是因为它的舒适度比较高,效果又比较显著,现在成为了科室的镇科之罐,病人的首选。
在北京进修之行中有几位难以忘怀的老师,其中一位老师和我结下了不解之缘,她的优雅、从容,让人无限回味。8月的北京,还夹杂着几分酷热,南北的差异,在我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上火、胃肠道严重反应的我趴在桌子上无精打采。2点来钟,听到胡老师滴答着高跟鞋朝我们走来,她不快不慢的拿出包里的砭石刮痧板,精致而又小巧,刮耳朵的像一支玲珑剔透的簪子、刮头的砭石梳有着复古的韵味,一块浅绿色玉板若隐若现的倒影着胡老师的灵光大眼,据说这是岐黄天使为她量身打造的全息刮痧板。迫不及待的等到实操时,胡老师温柔的拉起我左手,在第二掌骨部位开始刮痧,轻刮了几下,舌苔立马有了变化,胃肠道反应也逐渐减轻。咦!刮痧不出痧,观面相判断疾病,找气节缓解症状,这个新奇的全息刮痧疗法勾起了我的强烈的好奇心。
为了验证全息刮痧在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胡老师在肿瘤科找到了一位70多岁的夏阿姨。肿瘤的疼痛让这个垂暮之年的老人奄奄一息。起初我也是抱着试试的心态,面对胃癌伴全身多处转移的夏阿姨,身上除了头和手,没有哪里是可以做治疗的,第一次刮了夏阿姨左右的第二掌骨之后,疼痛评分降了4分,感受到全息的神奇之后我又进一步探索它的奥妙。在夏阿姨的第二掌骨肝的投影区,找到了一个气结,果然查阅病历资料后得知夏阿姨有抑郁病史,于是在做全息刮痧的时候我配上了五音疗法,一边刮着痧,一边听着角调式的音乐,夏阿姨的心情放松了些许,满眼的黄疸冲淡着忧郁的神色,说了为数不多的几句话,姑娘,我想去公园里晒晒太阳,听老太太们唱歌,虽然公园离医院不到20米,但这个距离仿佛隔着千山万水。我安慰着她,世间万物皆会老,花开有花落,叶落有归根。对于肿瘤晚期的患者,心理安慰比治疗效果更为显效。进修还没结束夏阿姨就走了,一股巨大的无能为力的失落感,深深地角住了我的心。人之一生,何其短暂,何其无能为力,又何以前仆后继。
遇见,是最美好的缘分......
诸如遇见的每一本书,有的细腻,有的欢愉,有的乏味,它都能让你对万事万物有着无限的遐想;遇到的每一位人,有的真诚,有的沉稳,有的浮夸,它会让你一次次的成长。又如遇见的每一位患者,如邂逅清晨的雨露,需要细心的呵护,遇见的每一位恩师,她无私的爱温暖的庇护着你,却不计回报,每遇见一种奇妙的中医特色技术,都是上天的恩赐,精心专研,造福于患者。遇见母校,遇见毕中医,成为一名医者,便是一生的温暖。
(来源:健康毕节)
实习编辑:王瑾瑜
编啊啊辑:魏小林
二啊啊审:毕啊锋
三啊啊审:申啊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