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建设】顽疾寻迹 “泌”境探踪——贵阳市二医(金阳医院)多学科联合诊治一例“醛固酮增多症”
来源:贵州健康报 时间:2023-06-09 浏览次数:
近日,贵阳市二医(金阳医院)内分泌科牵头组织全院多学科诊疗团队(MDT)成功诊治一例疑难“醛固酮增多症”患者,将缠绕其多年的顽症消除,患者重获健康,取得良好效果。
王先生,48岁。自8年前起就莫名出现全身乏力,辗转多家医院发现血钾偏低,口服补钾治疗后症状稍缓解,王先生也未再重视。6年前王先生又被诊断为“高血压病”,常规口服药物治疗后,平素血压控制尚可。2年前因“冠心病”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手术治疗。然而8年来,王先生每日都要服“氯化钾”以及多种“感冒药”、两种降压药来缓解症状,控制血压,饱受折磨。
为此满脸愁容的王先生求诊于市二医(金阳医院),经过省管专家、二级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市二医(金阳医院)副院长、内分泌专业学科带头人向菲详细询问病史后,感觉患者病情不一般,该患者近8年来反复发作全身乏力不适,查阅其既往的检查资料有“肾上腺腺瘤及增生”,当即评判患者存在内分泌系统疾病,且有经外科手术治疗的可能,遂将患者收入内分泌科进行进一步的诊治。
入院后,内分泌科吴学毅博士团队积极完善常规检验及影像学检查,发现患者存在低血钾、高血压及肾上腺病变,考虑“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简称:原醛症)”可能性极大。
后续的内分泌功能试验却使诊疗一度陷入“泌境”:患者的检查结果并不符合常见原醛症病例的典型表现 ——“高醛固酮、低肾素”,内分泌科完善肾脏血管CT成像等检查后,启动了院内MDT模式,多次组织相关学科的专家讨论。并联系了北京协和医院知名内分泌专家进行会诊指导,最终同意内分泌科的诊断,确诊为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确诊原醛,只是万里长征踏出了第一步!王先生的影像学检查还显示为较为棘手的“双侧肾上腺病变”。是否进一步为其行肾上腺静脉采血成为临床讨论的焦点!全院多学科团队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临床表现、整体健康状况,并充分尊重患者的意愿,决定实施手术治疗,并由泌尿外科主任医师梅傲冰团队为患者施行“右侧肾上腺及其肿物切除术”。
手术成功,术后由内分泌科继续开展相关治疗,患者术后第二日补充“氯化钾”剂量即降至3克/日;术后2周,每日补钾仅需1.5克;每日只需服用一种降压药控制血压。
日前,已出院的王先生未再感明显不适,他已成功甩掉陪伴其多年的“氯化钾”和“感冒药”;因此也露出了久违的笑脸;困扰该患者多年的“顽疾”经贵阳市金阳医院积极诊治后已获得显著改善;后续内分泌科也将对其进行多学科综合随访观察。
据向菲教授介绍,原醛症作为内分泌科较常见的疾病,其诊治并不难。但该患者出现了诸多有异于“典型”原醛症的表现,目前医学界对此类特殊病例尚无完整的诊治经验和循证证据,我们通过查阅文献、同行交流、全院多学科会诊等方式对病例抽丝剥茧、探寻疾病根源,为其实施精准诊治作出了充分准备。
患者此次手术顺利并康复出院,体现了MDT在疑难、危重病例诊疗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也标志着我院MDT诊疗进入了新阶段。内分泌科团队将继续为广大患者提供国际化、标准化、规范化、个体化全程管理,运用MDT综合诊疗模式为患者带来新选择和希望。
向 菲
贵阳市第二人民医院(金阳医院)副院长,二级教授,主任医师,医学硕士,硕士研究生导师,贵州省省管专家,贵阳市市管专家,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全国委员,贵州省医学会内分泌暨糖尿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贵州省医学会骨质疏松暨骨矿盐疾病分会副主任委员,贵州省内分泌质量控制中心副主任委员,贵阳市医学会内分泌暨糖尿病学分会主任委员;2016年作为贵州省首批“黔医人才计划”遴选人才,到北京协和医院学习一年。多次荣获贵州省医学科技奖及贵阳市科技进步奖。擅长内分泌系统疾病的诊断与治疗,糖尿病及骨质疏松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吴学毅
贵阳市第二人民医院(金阳医院)内分泌科负责人、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副主任医师、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创面防治及损伤修复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内分泌分会理事、贵州省医学会内分泌暨糖尿病学分会激素检验学组副组长、贵州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常务理事、贵州省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科医师专业委员会委员、贵州省医学会骨质疏松及骨矿盐疾病分会委员。
梅傲冰
贵阳市第二人民医院(金阳医院)泌尿外科副主任、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贵阳市市管专家,贵州省优秀医师,中央组织部西部之光访问学者。擅长泌尿系肿瘤、结石、梗阻、积水、尿路畸形修复重建、肾上腺及继发性高血压病、腹膜后肿瘤、前列腺癌及膀胱癌、尿毒症及肾脏移植、女性泌尿外科及尿失禁、泌尿男生殖系统疾病等复杂疑难危重疾病谱的诊治。
(来源:贵阳市金阳医院)
实习编辑:王瑾瑜
编啊啊辑:魏小林
二啊啊审:毕啊锋
三啊啊审:申啊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