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医帮扶专家在白云区人民医院讲授核磁共振成像在临床中的应用
来源:贵州健康报 时间:2023-06-08 浏览次数:
6月7日下午,贵州省人民医院派驻专家、医学硕士、影像科主治医师、白云区人民医院医学影像科业务主任容豫,在白云区人民医院开展以核磁共振诊断技术在临床工作中的运用为主题的讲座。全院各临床医技科室近100名医生到会学习。
5月初,白云区人民医院医学影像科正式开诊,1台1.5T德国西门子核磁共振仪启用,是目前白云地区最为先进的核磁共振仪(MRI)之一,按照二级医院收费标准,性价比也最优。此次授课旨在提高医院各临床医技科室医生对核磁共振诊断技术的认识,以帮助更多患者获得更高效、更精准的诊断结果,其中的知识点不仅知识丰富,而且也极富科学性和实用性。
容豫阐述了核磁共振诊断技术的原理和应用。她介绍,核磁共振诊断技术具有多参数成像(提供丰富诊断信息,利于定性诊断);多方位成像(三位观察病变,定位准确);软组织分辨率高(解剖结构显示清晰);不用造影剂,观察心血管结构和功能;无骨伪影干扰(利于检查后颅窝病变);无X线辐射等优势。能够广泛运用于脑萎缩、脑梗死、脑出血、眼眶前病变、肌锥外病变、鼻咽部良恶性病变、口腔、颌面部肿瘤等头颅病灶;颈椎、胸椎、腰椎、骶尾椎等脊柱病灶;肩、膝、髋关节及全身软组织等骨关节和软组织病灶;肝、胰、肾、脾、胆道系统、泌尿系等腹部病灶;子宫、附件、前列腺、精囊腺、直肠、膀胱、骨盆及盆腔脏器损伤等检查。
核磁共振诊断技术通过对人体内的水分子进行扫描,提供更加细致和准确的医学图像,可以更好地观察人体内的各种病变形态,明确诊断,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性。并结合多种疾病的诊断实例,详细讲解了核磁共振技术在临床工作中的运用。
她指出,近年来,核磁共振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已经成为观察人体解剖和病理变化的重要手段,在疾病的早期诊断、定性和鉴别诊断、疗效评价以及手术前后观察病情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在具体的操作上,容豫示范了如何进行核磁共振图像的信号解读。她指出,操作者需要严格掌握核磁共振设备的性能和操作规范,选用合适的扫描模式和参数,同时也需要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协助患者保持正常呼吸等因素不受影响。
她还对核磁共振诊断技术的禁忌症和注意事项进行了重点强调和指导。以便操作者更加了解和掌握操作安全知识,提醒注意各个年龄段人群对于辐射的耐受度存在差异,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的操作调整。
此外,容豫对在场的医生们提出了影像科申请单开具要注意的事项。她表示,核磁共振是非常重要和有价值的诊断手段,应该充分发挥它的优势,并且在开单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减少错误单据的开具,正确而合理的影像学检查方法,既能满足临床诊疗需求,又能避免重复或过度检查,节约医疗资源,减轻患者负担。
讲座以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地阐释了核磁共振技术在临床工作中的运用,深受医生们的欢迎和好评。此次讲座有效促进白云区人民医院对于核磁共振技术的临床应用,提高医院诊疗水平,让更多的患者可以在家门口的医院花小钱、看大病,享受到省医同质化医疗服务。
(来源:白云区人民医院 钟蓉)
编 辑:向 烨
二 审:毕 锋
三 审:申 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