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 杨苏文:在医学检验道路阔步前行的时代追梦人

来源:贵州健康报 时间:2023-05-09 浏览次数:

始终践行着救死扶伤的初心使命和“厚德、仁术、求实、创新”的服务理念,一批批甘于奉献、勇于担当的优秀典型爱岗敬业,恪尽职守,求实创新,用平凡之躯为患者筑成道道坚强防线,守护着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题记

 

杨苏文,开阳县人民医院主管检验师。硕士研究生,致力于病原微生物生子信息课题研究。他自2013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奋战在医学检验一线。他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努力服务每一名患者;把质量放在首位,坚持为临床医学提供科学、准确的检验数据;以创新精神开拓进取,积极开展新项目、新业务,拓宽服务范围。在新冠疫情大考中,他身先士卒,与科室人员始终坚守在抗疫一线,以核酸检测这把利剑英勇抗击病毒,守人民健康,护百姓平安。因个人业绩突出,连续4年获得院级先进个人及县年度考核优秀个人荣誉。

 

01 恪尽职守、躬耕不辍是他的职业情怀

为人民健康服务是医学行业的口号,更是开医检验人一生最美的修行。对于一名检验人员来说,他们深知干临床检验要耐得住寂寞、稳得住屁股,要甘心情愿做好临床诊疗的幕后人,甘当医疗战线上的“侦察兵”,恪尽从医初心,匍匐专业终其一生,前行的道路上需要不断革新与突破自我的挑战。杨苏文每天与仪器为伍,与血液、体液、分泌物接触。他紧盯着显微镜,寻找致病源;围饶培养平板精挑细选抓取致病菌;针对异常结果和标本,进行复查、沟通、确认……将一份份关乎患者生命的检验报告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准确、及时地交给患者和临床科室。工作十年来签发危急性报告数千份,普通检验报告数十万份。

 

02 木铎之心、素履之往是他的求实奋进

丰富的亚专业训练,使杨苏文成为科室的多面手,但一个优秀的医学检验人员不仅要有广泛的涉猎,更要精益求精。2017年,他赴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省产前诊断中心进修产前诊断。在进修的日子里,不仅加强了产前辨识和诊断能力,更被这所医院严谨求实的作风和多学科合作模式所吸引。进修结束,杨苏文立即开展科内培训。为了保障母婴健康,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我院在临床、超声、检验三科室资质齐全、通力合作下,开展了县域内产前筛查工作。这项工作的展开,提高了我院母婴保健技术服务能力和质量,降低了孕产妇和婴儿死亡率,赢得了社会的信赖。这些成绩离不开杨苏文及科室团队在产前诊断/筛查技术方面的辛勤努力和勇于付出。

在科室日常危急值报告中,一个个关于拯救生命的异常数值,他总是与临床医师肩并肩在第一时间沟通,共同处理,为正确及时的治疗提供了先决条件。十年来,来自他手中的每一份生命警戒值均得到100%拯救。

 

03 砥砺深耕、精进笃行、攻坚克难是他的使命担当

检验工作是一项前瞻性的工作,只有生命在不断探索,方可促进科技不断发展和临床检验医学能力不断提升,促进辅助临床疾病诊断。杨苏文自参加工作以来,心系患者,积极拓展提升检验能力。工作之余,他紧张复习,备战考研。于2018年顺利考入贵州医科大学细胞生物学专业,攻读研究生学历。读研期间,致力致病微生物和分子技术研究。潜心专研,顺利完成了学业。同时发表1篇影响因子4.18分的SCI论文和2篇医学科技核心论文。该篇SIC文章也是首次对中国西南部地区贵阳地区MRSA耐药细菌从分子分型、耐药性和毒力基因进行分析,为临床治疗和疾病防控提供有力数据。他用智慧和辛劳在国际核心杂志发出了自己的声音,实现了医院医学论文在国际核心期刊的“零”突破,为医院检验内涵式建设和高质量发展注入彭拜活力;也用行动激活着医院高层次人才队伍的“一池春水”。

今年,他主持的省卫生健康委的科技项目《MRSA临床分离株分子流行病学分析及生物膜成膜能力研究》也将结题。年初,他向科室建议采用末梢血检测C反应蛋白和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项目正在有序推进,该项目实施后,将有效解决患儿采血困难及报告时间过长的问题,着力改善患儿家属的就医感受。

这是他的成果,是科室的成果,也是医院的荣誉,更是开阳县医疗卫生科技水平高质量发展的缩影之一。

 

 04 全力以赴、甘于奉献是他的社会责任

 2020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冠状病毒疫情袭击武汉并迅速向全国蔓延,基于对SARS的理解,一时间舆论海啸,一片哀鸿遍野。党中央秉承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迅速调集精干力量组成抗疫大军对病毒展开剿灭,杨苏文第一时间报名请愿,立即投身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战斗中。为全面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疫情防控重点工作,医院将检验科原有的PCR实验室进行设备升级。为了尽快让实验室投入使用,早日全面开展工作,他辅助科主任完成了实验室建设和验收工作,实现了日检量达到1250管的检测量。

走过一段昏暗但无数感动的日子,进入抗疫的第三个年头,Omicron变异毒株以其超强的免疫逃逸能力和传染力在国内呈多点暴发态势,为应对激增的核酸检测要求,在鏖战贵阳“8.31”疫情中,杨苏文接到指令,带队一行36人驰援花溪方舱实验室,百折不挠、奋勇当先。历经23天的艰苦历练,被花溪区政府授予支援抗疫“先进个人”荣誉。在高效应对开阳县新冠疫情阻击战时,为提升开阳县核酸检测能力,医院全力配合县委县政府,应用省级抗疫专项财政资金建设了开阳县临床基因扩增实验室。随即“11.25”疫情来势汹猛,情况复杂,杨苏文临危受命,全力负责该PCR实验室技术和质量的运行把关,在全封闭、负压的实验区,他和全体同仁坚持24小时不间断工作,保证4-6小时发布结果,为疫情防控争取了宝贵的时间,高效实现县域内单日核酸检测突破8000管的能力。

在这场史诗级抗疫的宏大叙事中,无数同仁负重前行,留下一个个弥足珍贵的故事;在这幅波澜壮阔的时代画卷中,无数志士砥砺奋勇,留下一串串步履铿锵的脚印;在这场艰苦卓绝的人民战争中,无数人向死而生,留下一个个未来。杨苏文和他所在的科室同仁作为其中“看不见的医生”,迄今为止已完成新冠核酸检测186万人次。

 

05拯救生命、心系苍生是他的一片仁心

新冠疫情期间,他积极参加无偿献血,用“热血”守护生命,拯救生命。他说:“献血也是救人的使命!只要血液质量合格,我一定要献下去。”他总是用自己特殊的方式为患者送去生命的希望。

 

“夫医道者,以济世为良,以愈疾为善”,杨苏文用自己的青春和汗水护佑着45万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以实际行动践行着一名医者的使命和担当。深信:杨苏文在医学检验道路上,以时代追梦人的姿势,将不负时代,不负春光,不断攻坚克难,争做科研成果的创造者,科教兴医的引领者,为医院高质量发展再作新贡献,再添新光彩!

(来源:开阳县人民医院

编  辑:向 烨

二  审:毕 锋

三  审:申 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