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巩县人民医院:“组团式”帮扶开出“成效之花”

来源:贵州健康报 时间:2023-05-05 浏览次数:

近年来,在黔东南州委州政府、岑巩县委县政府及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2020年6月,黔东南州人民医院与岑巩县人民医院签订了“组团式”帮扶协议;共建黔东南州人民医院岑巩分院紧密型医联体。黔东南州人民医院先后选派了14名长期驻点“组团式”帮扶专家及90余人次柔性医疗帮扶专家来到岑巩县人民医院全面开启医疗帮扶工作;通过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及“传、帮、带、教”的“造血式+输血式”真情帮扶,一系列帮扶成果在这片热土上生根发芽、落地开出“成效之花”结出群众“满意之果”。

建立健全制度机制 

强化党建引领业务发展

通过深入调研,制定详细帮扶方案,细化目标任务,全面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建立健全医院“双培养”制度;把支部建在科室上,实现党建工作全覆盖,落实党支部参与科室业务发展、人才引进、职称职级晋升、评先评优等重大问题决策,发挥党建带领团建的示范引领作用。自实施以来各支部参与科室“三重一大”事项决策67项,吸收入党积极份子37名,吸收预备党员23名,转正16名,各支部开展为民办实事20余件;同时结合医院实际,逐步建立完善临床、行政管理60余项制度,将制度管理渗透到医院管理各领域和医疗服务各环节;全面推动医院管理法治化、规范化、精细化、科学化,提升医院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

精准施策靶向发力 

全面补齐医疗资源短板

通过整合资源,深度融合,靶向发力,以引进推广适宜技术项目为抓手,加强特色专科能力建设,合力推动医疗事业质效提升。新成立了一站式服务中心、发热门诊、健康管理体检中心、眼耳鼻喉科病区及新并构组建了骨外科、妇产科、内五科、康复医学科、全科医学科5个临床专科。在全面改善就医条件、诊疗环境和服务流程的同时,逐步推进智慧医疗、智慧服务、智慧管理“三位一体”的智慧医院建设;新增、引进并优化了病理远程、诊断系统、院感管理系统、健康体检系统等多个信息化系统。扩充和完善相关设施设备,先后购置了发热门诊螺旋CT、口腔CBCT、高端B超、五官科全数字化内窥镜系统及骨科关节镜、内镜中心无痛胃肠镜等100余种大小设备并投入使用,推动了各科室的治疗设备转型升级,极大地改善了患者就医条件。

抓好优质资源下沉 

开展全方位纵深帮扶

统筹帮扶力量,优化资源配置。2020年11月,与天马镇中心卫生院建立县域医共体,推动医疗资源向乡镇医院延伸。开展医共体以来,天马分院业务量较建设前提升了59.24%,患者满意度提升至95.5%左右。还选派125名业务骨干到各乡镇卫生院开展支医工作,着力打造“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机制。同时,聚焦县域内转诊率较高的神经内外科、ICU、急诊科等科室重点病种和专科病人,加大人才投入和资金投入,全面发起远程会诊、邀请组团式帮扶医院专家亲临现场一对一、手把手的指导,加强医疗技术和应急能力建设,实现医疗技术提升,群众就医获得感进一步增强。

以“造血+输血”并重 

实现“人才+技术”双提升

以“请进来”“走出去”“师带徒”等形式,开展“传、帮、带、教”的“造血式、输血式”帮扶,助力岑巩县人民医院“强筋壮骨”,实现诊疗技术和医疗质量的“双提升”。在全面推进急诊急救五大中心建设方面,胸痛、卒中、危重孕产妇救治、新生儿救治四大中心工作已取得显著成果。其中,胸痛中心被评为全国首批、全省首家基层胸痛中心示范基地,全州首家“优秀县域胸痛中心奖”,创伤中心建设于2022年全面启动。在加强医学人才“输血”建设方面,共选派了96名医疗骨干到省内外三级医院外出进修学习,外出进修人员占比41.68%,还选派37人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充分利用组团式帮扶综合资源优势为契机,共发起远程会诊547次,其中与州人民医院远程会诊440次。州人民医院在长期驻点帮扶的基础上安排了90余人次专家到县医院骨科、妇科、心内科、泌尿外科、ICU等学科开展会诊及手术带教、讲座培训等业务“造血”,为医院打造了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

以“学科建设+新技术”为抓手 

实现医疗帮扶硬核提升

按照省、州级重点专科建设标准打造的骨外科、心内科,目前已基本达到建设标准,骨科多项技术在省内同级别医院中处于领先水平,特别是关节镜技术娴熟开展,申报省级重点专科已批复立项,成为我县第一个立项的省级重点专科。突破医疗技术壁垒,接轨业内前沿。医院皮肤美容科与重庆市皮肤研究所建立了专科联盟,骨科、急诊科、妇科等8个临床科室与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建立专科联盟,在学科建设、技术发展、人才培养等方面成效显著。帮扶期间,医院共计开展新技术新项目141例,其中眼科领域欧阳先明开展了“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骨科领域宗华开展了关节镜微创手术、心内科领域在佛山市三水区帮扶专家郑晓东的指导下开展了首例生物可吸收冠脉支架植入术等,带动整体医疗技术不断攀升。目前,帮扶专家开展门急诊、会诊2570余人次,参与或指导手术1600余例,临床教学查房860余次,院内讨论690余次;切实为县域内以及周边的广大患者提供更精湛、更优质、更舒适的医疗服务,逐步实现“小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就医新格局。

实现内涵转向质量转型 “成效之花”

结出群众“满意之果”

三年来,因受疫情影响,门诊人次比三年前同期增加了12.57%,业务量比三年前同期增长了24.02%,县医院业务量排名全州第四,在全州人口小县人民医院中排名第1,3.4级手术占比57%,同期提升了16.56%;2021年底成功入选为全国首批1233家“千县工程”县医院综合能力提升项目之一。医院发展模式从无到有,从“粗放式”转向“内涵式”,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老百姓看病就医负担切实减轻,政府办院的医院公益性进一步回归;真正做到调结构,促增长,提升医疗服务能力,更好地让基层群众“看好病、少花钱、少跑腿”。

2020年以来,通过院外调查,医院门诊患者就诊后满意率为94.55%,出院患者满意率为91.13%。共收到患者及家属赠送锦旗和感谢信共计234面(封),先后荣获省、州、县先进基层党组织、省级爱国拥军模范单位、全省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州级抗疫先进集体、州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州级模范职工之家等多项殊荣,30余人荣获上级先进表彰,“帮扶之花”结出的“成效之果”正在岑巩县人民医院徐徐绽放。

(来源:今日岑巩)

编  辑:向 烨

二  审:毕 锋

三  审:赵 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