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做远航“撑渡者” 甘当健康“守门人”——记黔东南州人民医院挂职黎平县人民医院党委书记罗世政
来源:贵州健康报 时间:2023-04-22 浏览次数:
卒中中心通过验收挂牌,胸痛中心通过预评估,创伤中心加入中国创伤救治联盟......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罗世政一步一个脚印,以奋斗之我,谱写新时代奋斗者之歌。
黎平县人民医院党委书记罗世政在肿瘤宣传周义诊活动现场为患者看病。
2019年1月,黔东南州人民医院与黎平县人民医院结成医共体。翌年9月,51岁的罗世政被选派到黎平县人民医院担任党委书记。知道这个消息后,他既欣喜又顾虑。因为那时,他的母亲86岁,患有冠心病、慢性贫血、锁骨骨折等,小孩刚上初中二年级......。然而,面对这些困难,罗世政毅然决然踏上帮扶黎平县人民医院的征程。
“抓住民生‘牛鼻子’,满足群众新需求。”刚到黎平县人民医院,罗世政就马不停蹄地深入各临床科室了解医资力量、服务项目、医疗设备、诊疗技术及相关制度等。摸清基本脉络后,他定好目标把准方向,开始深耕医疗帮扶这篇“大文章”。
黎平县人民医院党委书记罗世政(右)在综合ICU检查病例。
“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篱笆三个桩。”要提高医疗水平,就要整合医疗队伍。罗世政回到州人民医院从麻醉、骨科、肿瘤、B超、病理、妇科、护理等科室挑选业务骨干8名,担任县人民医院各个领域“领跑人”。选派骨干医师17名到浙江金华市中心医院、广东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和贵州省骨科医院跟班进修,选送骨干护师13名到贵州省人民医院、四川省遂宁市中心医院、黔东南州人民医院、遵义附院学习深造,提高医疗队伍专业素养。
“两年多来,罗书记呕心沥血,帮助黎平县人民医院建成导管室、急性中毒救治中心,推行病房7S管理和总药师制度,加强胸痛、卒中、创伤、危重孕产妇、危重新生儿急诊急救‘五大中心’建设。”黎平县人民医院副院长李勇介绍,县医院在2021年和2022年,开展腹腔镜肝叶切除术、腹腔巨大肿瘤切除术、心脏冠脉造影和脑血管梗塞介入取栓术等先进技术600余例;在全省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评价考核,全省排名第11位、全州排名第2位,再次被纳入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省级试点医院;助理全科医生培训基地在全省督导评估成绩名列前茅,得到州卫健委表扬。
黎平县人民医院党委书记罗世政在义诊活动现场为群众检查身体。
“医疗技术提升后,疫情解封,抗疫紧张状态‘一键还原’,新冠感染入院患者剧增。”黎平县人民医院副院长封层介绍,为当好群众健康“守门人”,罗世政牵头制定《黎平县人民医院综合ICU扩容建设实施方案》和《黎平县人民医院应对新冠病毒感染应急处置方案》,将妇科部分病房改造成综合ICU病房。借助远程医学会诊中心平台,积极与广东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和黔东南州人民医院建立医疗救治联盟,深化远程会诊、联合做好诊断;组建院内医疗救治专家组,加强巡诊会诊,做到重症患者“早发现、早识别、早处置、早转诊。”组织医护人员深入德化、尚重、平寨等9个乡镇开展巡诊活动,保障广大群众就医问药需求,确保疫情防控转段平稳有序。
如今,疫情平稳,医疗帮扶路子怎么走?怎么让群众过上更加健康幸福的生活?这又成为了罗世政思考最多的问题。在多次下乡走访调研中,身为主任医师的他,决定从民生实事中寻找答案。
黎平县人民医院党委书记罗世政(左二)带领医疗专家在龙形街道三什江社区为群众看病。(吴志培 摄)
为将民生实事,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罗世政组织院内医疗专家下沉水口镇、尚重镇等乡镇卫生院坐诊,开展教学查房、病例讨论和业务培训,实施膀胱结石术、肌腱吻合术、腱鞘囊肿剥离术等手术,帮助基层卫生院提高医疗技术水平。组织医护人员携带医疗设备,深入岩洞镇、德化乡、高屯街道等16个乡镇(街道)村寨免费为老年人做好白内障筛查。目前,共服务乡村群众1000余人,筛查出白内障患者120余人。他发挥肿瘤专业特长,肩负肿瘤学科学术带头人,并筹建肿瘤防治、慢病管理、微创介入、麻醉疼痛诊疗、重症监护临床服务“五大中心”,推动黎平县人民医院高质量发展、高水平服务,满足广大群众就医需求。
“罗世政甘当‘铺路石’,争做‘领跑人’,他来到黎平县人民医院工作后,以实干笃定前行,把汗水留给自己,目前县医院开展新技术92项,解决广大群众‘看病难’‘看病远’‘看病贵’,增进群众健康福祉。”黎平县副县长王跃说道。
(来源:黎平县人民医院 摄影:陈治娟 陆俊羽 吴志培)
编 辑:向 烨
二 审:毕 锋
三 审:赵 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