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真情在贵州大山中升华!东莞·铜仁医疗卫生“组团式”帮扶扫描

来源:贵州健康报 时间:2023-04-16 浏览次数:

远隔千重山,难阻帮扶情。自莞铜两市开展医疗卫生“组团式”帮扶以来,按照“铜仁所需、东莞所能”原则,东莞充分发挥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优势资源,选派专家赴铜驻点指导,以受援医院诊疗能力提升、健康管理服务水平提升、人才队伍建设水平提升、医院管理水平提升“四个提升”为目标,以重点专科建设、“五大中心”建设等为抓手,突出带教为主、帮扶为辅,构建起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医疗帮扶新格局。

杨媚(右)为群众义诊


近一年来,10名东莞医疗帮扶专家背上行囊,不远千里奔赴铜仁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沿河、松桃两个少数民族自治县,开展医疗卫生“组团式”帮扶,专家们的身影时刻出现在忙碌的病房、肃静的手术台和热闹的义诊现场。

杨媚:乌江沿河是我的“诗和远方”

把沿河当着“诗和远方”的杨媚,是东莞市松山湖中心医院副主任医师,于2022年5月挂任沿河县人民医院党委委员、常务副院长。

美丽的沿河县城


自开展帮扶以来,沿河县人民医院在杨媚的指导下创建了儿童重症监护室,启动创伤中心并获得中国创伤救治联盟创伤救治中心建设单位授牌,推进急诊急救“五个中心”(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中心、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中心)建设,突破重点专科建设难题,不断完善医疗管理制度,持续提高医务人员理论水平及操作技能。

以身作则、带头示范。初到沿河,杨媚就通过带教查房、理论授课、操作示范、疑难病例讨论、优化医嘱、远程会诊、远程培训等方式,着力提升医院神经内科的诊疗水平。

杨媚到岗不久就策划组建了东莞市医疗“组团式”帮扶办公室,整合所有在医院帮扶的东莞专家,明确组织架构、工作职责,制定各项规章制度,建立每周例会制度,针对困扰沿河县人民医院发展的难题,逐项攻关,逐一突破。

杨媚(左)在查阅工作日志


同时,还依托东莞市的医疗资源优势,通过人才支援、技术输出、“传帮带教”等帮扶方式,实行“输血”与“造血”并举,务实推进医疗卫生人才“组团式”帮扶,聚焦医院诊疗能力、管理水平、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薄弱环节,精准制定帮扶方案,建好建强县域急诊急救“五个中心”,高质量推进医院管理制度建设,借鉴东莞市建设临床重点专科的经验做法,着力指导创建省市级临床重点专科,进一步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

一年来,东莞帮扶专家团队在沿河县人民医院开展手术385台次,完成手术示教292台次,开展专题讲座137座次,专科相关技能示教150次,疑难病例讨论629例,牵头完成工作、项目66余项,帮助制定医疗管理制度43项,优化诊疗流程33项……

站在医院大楼上,望着眼前滚滚东去的乌江,杨媚感叹道:沿河所需,东莞所能。我将带领赴沿专家齐心协力,全面提升医院医疗技术水平和医疗服务能力,助力谱写好沿河县人民医院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霍志成:只想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如杨媚一样,在松江河畔帮扶的霍志成告诉记者:“组团式帮扶工作任重道远,我们东莞全体帮扶专家将秉承初心,竭尽所能,为推进松桃的卫生健康事业发光发热。”

松桃县城新貌

同样是2022年5月,东莞市滨海湾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专家霍志成远赴松桃挂任县人民医院常务副院长,开启为期两年的医疗帮扶。

初到松桃,霍志成首先走访调研医院“五大中心”,根据各中心现状拟定帮扶思路,通过改进服务流程、培养人才梯队等方法,建好建强“五大中心”。

同时,积极组织业务培训,通过知识讲课、临床带教、典型病例讨论分析、莞松两地远程交流等方式,持续提高科室医生的专业技能。

霍志成(左三)在进行手术教学


在霍志成的带领下,医院创伤中心不断完善规范各项诊疗制度,优化诊疗流程,建立多学科联合诊疗救治模式,规范并推进创伤救治体系建设。2022年11月,医院通过中国创伤救治联盟专家组考核,挂牌“创伤救治中心建设单位”,进一步提升医院创伤中心对严重创伤患者的救治能力,有效降低了多发伤、复合伤患者的死亡率和致残率。

帮扶期间,为了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再灌注率、缩短再灌注时间,霍志成通过胸痛中心的质量分析会、典型病例讨论会,对所救治的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回顾分析、找出问题、提出解决方案;通过不断规范及优化胸痛中心的诊疗流程,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时间的纪录不断被刷新,最大限度地缩短患者治疗时间,有效降低心肌梗死患者的死亡率和致残率。

霍志成(右二)指导医护人员查房


一年来,霍志成协同东莞帮扶专家引进并开展新技术4项,成功申报市级科研立项2项,编写地方行业规范著作3部,举办莞铜两地线上线下大型协作会议3场次,院级学术讲座1场、科室培训18场次,教学查房,会诊及疑难病例讨论100多次,开展下乡义诊活动7次,服务门急诊患者157人次,住院查房1042人次,开展手术99台次,通过帮扶团队的不懈努力及“大后方”的支持,筹措东西部协作资金200万元用于建设医学影像会诊中心。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霍志成说,将持续加强“五大中心”与临床重点专科建设,不断引技育人,为松桃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

真情接力:让帮扶在贵州大山中接续

自莞铜开展“组团式”帮扶以来,铜仁市卫生健康局坚持高位推动,抢抓医疗卫生帮扶机遇,按照“可量化、可操作、可评价”要求制定实施方案,细化帮扶目标、明确责任人及完成时限,确保了“组团式”帮扶工作落地见效。

桃源铜仁新画卷


又是一年新景象,协作帮扶启新程。首批东莞医疗专家的帮扶时间即将结束,另一批专家又将到来。

短短一年时间,东莞医疗帮扶专家用真情,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医护,众志成城,团结一切力量,如涓涓细流汇成大河,推动着铜仁医疗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帮助松桃县人民医院在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得到B等级,全省排名第20名。

——帮助松桃、沿河两县人民医院达到国家县级医院医疗服务能力推荐标准。

——帮助松桃、沿河两县人民医院累计开展新技术13项,培养骨干人才37人。

——帮助松桃县人民医院建成“五大中心”中的4个中心,沿河县人民医院建成3个中心。

——帮助松桃县人民医院新生儿科、消化内科、心血管内科取得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普通外科、呼吸内科、儿童重症科、超声科取得市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

——帮助沿河人民县医院呼吸内科、心血管内科、泌尿外科取得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骨科、新生儿科、妇科、产科、医学影像科取得市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

——帮助松桃、沿河两县人民医院修订完善医院管理制度21项,完善医疗服务改进措施7条。

——帮助松桃县人民医院争取到东西部协作资金200万元用于医院信息化建设,2023年计划申请东西部协作资金220万元用于新设备购置。

——帮助沿河县人民医院争取到东西部协作资金280万元用于医院儿科PICU建设,2023年计划申请东西部协作资金300万元用于医院提质增效。

沿河县人民医院医师符慧霞感慨地说,非常感谢杨媚老师,在她不耐其烦地教导下,我的业务水平和医疗技能有了质的提高,能让我从容应对患者所需。

“我们把‘组团式’帮扶纳入年度重点工作计划,协同东莞帮扶专家从建强重点专科、加强人员传帮带、提升医院管理水平等方面,将帮扶工作有步骤、有计划落到实处,并不断总结经验做法,在全市范围推广,真正为铜仁医疗卫生事业培养了一支支带不走的医疗团队。”铜仁市卫健局党组书记、局长熊明说。

悄悄的,第一批东莞专家即将完成为期一年的医疗帮扶任务,而杨媚、霍志成作为“组团式”帮扶的工作队队长,将留守帮扶岗位,带领新轮换的帮扶专家继续奋战在莞铜医疗协作的最前线。

(来源:众望新闻)

编  辑:向 烨

二  审:毕 锋

三  审:赵 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