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手缝“衣”—— 浙江省人民医院毕节医院多学科合作救治腹裂新生儿
来源:贵州健康报 时间:2023-04-06 浏览次数:
4月1日,刚出生就腹裂的患儿手术后,经过医护人员的精心救治和悉心护理,22天后痊愈出院。
近日,浙江省人民医院毕节医院产科、小儿外科、新生儿科、麻醉科手术室多学科团队协作,产科手术团队为一孕产妇完成剖宫术,小儿外科为腹裂患儿完成胎儿腹裂手术,术后,新生儿科及时对患儿进行救治。
孕产妇许某系毕节市七星关区人,因停经38周1天,2月28日到浙江省人民医院毕节医院行产科B超检查,提示胎儿腹腔内未探及正常肠管回声,腹壁连续性中断约38mm,腹部前方羊水内探及肠管回声,考虑胎儿腹裂,经综合评估,许某孕晚期,经家属考虑后决定留下胎儿。
3月8日,许某到产科住院,经产科、小儿外科、新生儿科、麻醉科等多学科会诊,胎儿需行手术治疗。
3月10日,产科主任邓大梅在主治医师黄雪浪等团队成员的协助下为许某行剖宫产术。新生儿科医师在产房为新生儿出生后做好复苏准备,随着一声响亮的婴儿哭声在手术室里回荡,当日下午4点,胎儿平安出生。
经快速有效处理后,新生儿被立即转入“产房手术”,等待许久的小儿外科主任王晴团队成员接过生命的“接力棒”,在麻醉机“滴滴”的警报声中,紧急为患儿行腹壁裂修补术,2个小时后,手术顺利完成。
患儿手术时,新生儿科医护人员在麻醉科手术室已为患儿办理好住院手续,术后第一时间便在气管插管复苏囊正压人工通气下将患儿转入新生儿科。到了新生儿科,患儿麻醉还未醒,新生儿科医护人员立即为患儿进行有创呼吸机呼吸支持治疗,监测生命体征平稳。术后患儿腹壁肿胀,作相关化验检查提示轻度代谢性酸中毒、中度贫血、低蛋白血症和电解质紊乱(低钠血症)。新生儿科给予综合管理和治疗:纠正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纠正贫血、低蛋白血症;禁食、胃肠减压,静脉高营养支持治疗;肌松剂和镇痛镇静剂减轻疼痛避免患儿哭闹,以保护肠管和伤口;加强伤口护理;持续监护等。摄胸片提示患儿有肺炎,肺部可闻及湿啰音,予以抗感染治疗及改善肺循环治疗。经处理后患儿症状逐渐缓解,于术后1周脱离有创呼吸机。术后10天时腹胀完全消失,遵小儿外科指示予石蜡油灌肠通便润肠,术后11天夹闭胃管,试喂糖水。12天监测胃肠功能恢复后经口喂养,逐日缓慢加奶直至全胃肠喂养。经过新生儿科医护团队精心的治疗和护理,患儿病情逐渐痊愈、伤口日渐愈合。
术后第22天,患儿痊愈出院。出院时,许某及家属将写有“医德双馨 妙手回春”“医术精湛 医德高尚”的两面锦旗送到小儿外科、新生儿科,以感谢医护人员的精心救治和悉心护理。
据王晴介绍,“产房手术”具有外来感染机会少,胃肠道气体少,有益于修复关闭缺损腹壁,在疾病早期除去病因,中断了疾病的发展,同时早期手术具有手术切口小,术后瘢痕小等优点。
患儿痊愈顺利出院,得益于MDT团队的密切合作,使患儿的诊疗在产前、产时,术中、术后实现无缝隙衔接;得益于浙江省人民医院毕节医院优质的医疗资源和服务!
(来源:浙江省人民医院毕节医院产科 小儿外科 新生儿科)
编 辑:向 烨
二 审:毕 锋
三 审:申 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