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杨硕宣讲全国两会精神

来源:贵州健康报 时间:2023-03-22 浏览次数:



“现场聆听了政府工作报告,我备受鼓舞、备感激励,报告对今年的工作部署精准有力、催人奋进,尤其是报告中提出‘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为我们基层工作人员开展中医药工作指明了发展方向……”3月20日下午,全国人大代表、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针灸科主任、贵州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推拿教研室副主任杨硕在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宣讲全国两会精神,分享大会现场的所见所闻所感,这也是杨硕结束全国两会之行回到贵州后的第三次宣讲。

“当我用选举专用笔填写选票,投下神圣一票的时候,内心无比激动。会议宣布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全票当选国家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会场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充分体现了全体全国人大代表的共同意志,充分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心声和共同心愿,是党之大幸、国之大幸、军队之大幸、人民之大幸。”说到今年全国两会现场盛况,杨硕依然心潮澎湃。宣讲现场,杨硕带领大家深入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期间的重要讲话精神,以现场亲历者的身份介绍会议盛况,讲述认真履职的感受,为贵中医大二附院的干部职工作了一场精彩的全国两会精神宣讲报告。

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实施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杨硕在两会期间也提出四点建议,加大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医药文化在义务教育阶段的推广力度,加强以中医药文化为重点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熏陶,倡导中医执业人员不断提高中医药文化素养,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文化的认知度和认同感。

同时,政府工作报告中还提出,“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惠及民生。”杨硕认为,中医药惠及民生对于一名中医生来说,就是要运用中医学为老百姓看好病,医学的最终目的一定要落实在治病救人上,让老百姓享受卫生健康工作发展改革成果,不断提升群众就医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作为新当选的全国人大代表,两会期间,杨硕结合中医药事业发展对预算报告提出的建议,得到财政部采纳,并在报告中增加“支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内容;在审议最高检工作报告时的发言,也得到最高检的书面回复和肯定。

宣讲中,谈到如何推动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杨硕认为,中医药事业发展离不开中医药文化的传承。“对于中医大夫来说,单纯学习中医的诊断、方剂很难成为一个中医名家。”杨硕说,“读经典、做临床、跟名师、强素养,是培养中医药人才的重要手段,尤其是强素养尤为重要。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对中医学的形成与发展影响深远,是中医学生命力之所在,离开了传统文化,中医学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换言之,通过认真学习优秀的传统文化,才能更好地理解经典,中医学的特色和优势才能得以充分发挥,才能运用中医原创思维分析病症、根除病症,从而真正提高中医的临床疗效。”

谈及今后的工作打算,杨硕说,作为一名全国人大代表,感到十分荣幸,同时也肩负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我将坚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工作精神,积极履职尽责,切实把全国两会精神贯彻落实到日常工作中,推进中医药文化进校园、进基层,把中医药文化带到广大人民群众中,讲好贵州中医药故事。”


(本报记者:赵明艳)

编  辑:马 婷

二  审:毕 锋

三  审:申 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