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戊型肝炎究竟怎么预防?

来源:贵州健康报 时间:2023-03-20 浏览次数:


戊肝是由戊肝病毒感染导致的急性传染病,冬春两季是戊肝的高发季节,由于感染后的部分症状与甲肝相似,因此容易被误认为是感染了甲肝。近年来,戊肝呈现了比甲肝更高发,比乙肝更急发的特点,戊肝才逐渐被普通人所知晓,而 这部分群体也仅占少数。通常情况下常在外聚餐和出差的人群最易感染。由于戊肝主要通过粪口传播,因此常吃外卖的职场工作者也被纳入了戊肝感染的高危人群。

戊肝的感染源有很多,除了戊肝患者本身会传染戊肝外,日常生活中的猪、牛、羊等动物也会携带戊肝病毒。据悉,全国80%以上的商品猪都曾携带戊肝病毒,如果在生活中误食了携带戊肝病毒的猪、牛、羊的肉或者内脏,就很容易被戊肝感染。此外,贝类海鲜也是携带戊肝病毒的感染源。近年来研究发现,在我国渤海渔业海鲜产品抽检中,检出戊肝病毒的携带率高达17.5%。

除粪口传播外,戊肝还会通过血液、母婴及日常接触的方式传播,一旦不幸感染上了戊肝,常见的症状会包括全身乏力、食欲下降等情况,与其他病毒性肝炎不同,戊肝更容易使人产生黄疸。

其实戊肝的“杀伤力”不仅于此,对于慢性肝病患者、老年人和孕妇来说,重症戊肝的发生率和病死率会远高于其他易感人群,尤其是孕妇在感染戊肝病毒后,病情较为严重,一般情况下,孕期合并戊肝感染导致流产、死产的发生率非常高,如果是中晚期孕妇感染,病死率可能高达20%-25%,

戊肝病毒虽然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但其实戊肝是可防可治的。预防戊肝我们首先可以养成良好的卫生饮食习惯,做到饭前便后洗手,不吃生食、不饮生水,在家烹饪食材时,注意案板的生熟分离等。即使这样做了,能完全消灭戊肝吗?其实对于高盐腌制戊肝病毒也无法灭活,甚至大部分的酒精消毒剂也没有办法消灭戊肝病毒。

根据2022年9月《戊型肝炎防治共识》七大核心推荐意见中明确表示,对畜牧养殖者、疫区旅行者、餐饮业人员、集体生活者等高危人群,以及感染HEV后可能病情较重的慢性肝病患者、育龄期妇女、老年人等可按0-1-6个月程序接种3针30μg/0.5 ml戊型肝炎疫苗。目前我国拥有世界上唯一的戊肝疫苗,按照接种程序完全接种后,疫苗的保护率高达100%,甚至未来的4.5年中,疫苗的保护率仍高达93.3%。

可见接种戊肝疫苗,是预防戊肝最直接、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


(作者:刘城秀

编  辑:马 婷

二  审:毕 锋

三  审:申 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