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泉市中医医院:间歇性经口至食管管饲法(IOE)——吞咽障碍患者的福音
来源:贵州健康报 时间:2023-03-16 浏览次数:
福泉市中医医院脑病科开展间歇性经口至食管管饲技术(IOE),解决了吞咽功能障碍患者长期带鼻饲管的不便和困扰,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受到患者及家属的高度认可。
案例一
杨奶奶 ,78岁 ,因1年前患脑出血后留下后遗症,现“左侧肢体活动障碍”、“吞咽困难”,为求进一步治疗,改善机体功能,于3月3日以“肺部感染”、“气管切开术后拔管困难”“运动障碍”为诊断收入医院脑病科。通过一系列康复治疗3天后评估患者拔除气切套管。
案例二
周奶奶,83岁,4个月前因认知功能障碍拒绝进食导致营养不良,就诊其他医院后,长期留置鼻饲管补给能量,给生活带来不便。为改善其营养状况就诊于我院,在医院脑病科住院期间,采用间歇式经口至食管管饲胃肠营养法后身体状况以及各项指标都已基本正常。这项技术使患者摆脱了胃管的束缚,提升形象、重拾自信,满足营养需求,出院后继续予间歇性经口至食管管饲法(IOE)。
何为间歇性经口至食管管饲法?
间歇性经口至食管管饲法(IOE):是指将营养管插入患者的食管中段为其进行注食,通过插管刺激舌根部,以诱发患者的吞咽功能,改善吞咽困难,使患者通过胃肠道的消化作用来吸收营养物质,注食结束即可拔出导管,它既保证了患者的进食,又对吞咽障碍起到治疗的作用,与传统经鼻留置胃管管饲技术相比可以减少鼻胃管综合征发生率、改善咽部吞咽和气道保护功能。
间歇性经口至食管管饲法的优势:
1. 刺激吞咽反射,恢复吞咽功能:多次置入、反复经口插管的过程,对口腔及咽部吞咽相关肌群起到刺激的作用,诱导吞咽动作,训练喉部肌肉力量。
2.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杜绝了因鼻饲胃管对鼻腔黏膜长时间压迫造成的损伤;减少导管留置时间,避免贲门长期处于开放状态造成的吸入性肺炎等。
3.改善机体营养,促进患者康复:单次注食量300-500ml,符合人体经口进食的正常生理习惯,降低了对日常生活的影响,同时间歇性插管不断刺激患者的咽肌反射,增加患者的进食欲望。
4.增强患者自信,重塑社会角色:维护患者外在形象,减轻抑郁程度,提高生活质量。
间歇性经口至食管管饲法适用人群:
1.脑卒中吞咽障碍洼田评估3级及以上患者;
2.头颈部肿瘤放疗或手术前后吞咽困难者;
3.老年人由于吞咽器官衰老、牙齿脱落所致吞咽困难者;
4.气管切开、气管插管或机械通气辅助呼吸需长时间营养支持者;
5.烧伤、AIDS、厌食症;婴幼儿喂养困难者;
6.各种因素导致的认知障碍或意识障碍相关的吞咽困难者。
间歇性经口至食管管饲法禁忌症:
虽然间歇性经口至食管管饲法好处多多,但也有不适合的人群,如出血倾向、既往有穿孔史、长期使用类固醇激素、咽部或颈部畸形、胸主动脉瘤、呼吸窘迫综合征等都不适合间歇性经口至食管管饲法。
IOE 是吞咽障碍患者很好的营养供给方法,安全有效,具有较好的顺应性,且避免了持续性管饲胃肠营养法(如鼻胃管饲法)的缺点,保证了患者的营养、利于吞咽功能的恢复,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让我们共同关注吞咽障碍患者,让他们安全、健康、愉快及更有质量地去生活!
(稿件来源:福泉市中医医院)
编 辑:马 婷
二 审:毕 锋
三 审:申 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