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型肝炎,一种人畜共患疾病

来源:贵州健康报 时间:2023-03-11 浏览次数:

戊型肝炎是由戊肝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消化道疾病,它和甲肝一样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但不同的是戊肝的传播比甲肝更加复杂,戊肝的传染源不仅可以是人,也可能是动物,属于一种人畜共患的疾病。

戊肝病毒在感染人后潜伏末期的传染力最强,病毒会随感染者的大便进行排出,从而造成水源的污染,被污染的水源就会成为戊肝病毒传播的媒介,此时因食用被病毒污染水源的家畜就会被感染,而最容易受到感染的家畜包括了猪、牛、羊等。据统计,我国超过80%的商品猪都曾携带国戊肝病毒,如果食用了未煮熟的猪肉、猪肝都有可能使人感染,从而实现戊肝病毒的循环传播,严重时可导致戊型肝炎的区域性流行暴发。

此外,戊肝病毒还会寄居在贝类海产品中,作为餐桌美味,很多人会为追求食材的鲜嫩口感,市面上流行的刺身、醉虾等都是戊肝传播的高危途径,除“生吃”生鲜外,热爱涮火锅、五分熟牛排的食客也千万要当心,因为戊肝病毒的消灭是需要使用100℃高温烹煮10-20分钟才可以被杀灭。

那感染了戊肝会怎样呢?

普通人在戊肝感染后的发病初期会有发热、发力的症状,会备误认为是一般感冒,一段时间后如果出现小便发黄、腹胀或眼睛泛黄就要注意了,这样的表现很有可能是肝脏受损引起的,如果被检查出与胃、脾、肾等器官出现异常,那很有可能是戊肝感染。

感染了戊肝也别过度担心,因为戊肝一般呈自限性,4-6周时间可能自愈。但这并不意味着任何人都有可能自愈,尤其是孕妇群体。女性在怀孕期间免疫系统会发生变化,孕期内感染戊肝就会导致女性死产、流产及胎儿窘迫等情况,严重时甚至可能引起母婴均死亡的不良结果。

一般情况下,孕妇如果不幸感染上戊肝,就会有十分明显的消化道症状,如高度乏力、恶心呕吐、严重黄疸进而引发肝性昏迷,发生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及暴发肝衰竭而死亡。据统计,孕妇在中晚期感染戊肝的死亡率高达20%。如果孕妇没有因戊肝而导致不良结果的发生,也不可掉以轻心,因为戊肝病毒可经母婴传播,目前科学家已证实,戊肝病毒会在胎盘中进行复制,导致胎盘的病理损伤并传递给婴儿。

戊肝可以怎样进行预防?

预防戊肝只有两种途径,第一就是阻隔病毒源,既然戊肝是经粪口传播,饭前便后养成洗手的习惯,同时避免不洁饮食,在高温烹饪后享用,对肉类及蔬菜水果进行分案切割。如身边有畜牧养殖人员或疫区旅行者,尽量保持一定距离,避免同桌同食。

第二种途径则是接种戊肝疫苗,目前我国拥有全世界唯一的戊肝疫苗,16岁以上即可接种,采用0-1-6月的接种程序进行接种,备孕期女性建议在孕前半年内进行接种,同时患有乙肝、丙肝等慢性病患者也十分建议接种,因为慢性肝炎与戊肝重叠感染后往往会引起肝功能恶化进而发展成重型肝炎,从而加剧死亡的危险。

当然除了孕妇及慢肝群体外,中老年人、常在外就餐的人员以及学生群体也是戊肝感染的高风险人群,也更应接种戊肝疫苗,接种戊肝疫苗后1年内,可以获得100%的免疫效果,随着时间的推移,接种4.5年后保护效力认可达93.3%。为此专家建议,由于戊型肝炎病毒在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见,且对多数人群具有易感染的风险,因此接种戊肝疫苗才是预防戊肝传染的最佳方式。

(稿件来源:刘城秀)


实习编辑:王瑾瑜

啊啊辑:魏小林

啊啊审:毕

啊啊审:赵